五莊觀位於萬壽山,乃是地仙之祖鎮元子的道場。此地仙鶴與丹霞齊飛,碧樹共山澗一色,處處有瓊花玉蕊,時時有松柏幽篁。穿過竹徑,便來到山門,山門高大雄偉,一旁還立著一碑,上書:“萬壽山福地,五莊觀洞天”。而進了山門後,峨峨宮宇,渺渺樓閣,盡在眼前。不過,殿堂雖然莊嚴,不輸天界,可此處最出名的卻不是建築,而是人參果,草還丹。

大仙捧著小桃苗,喜滋滋地穿過花園、菜園,就來到人參果園中。人參果樹乃天地靈根,天地初開,混沌剛分時,它便出世,活到現在,也不知過了幾個元會,就連種它的土都有四萬七千歲的高齡。它的果子,聞一聞就能活三百六,吃一個,那就更不得了,足足能活到四萬七千年。這樣的仙根,能讓人輕而易舉得到長生,只是它自己,雖有靈智,通得人性,卻永遠不能化形。不止是它,蟠桃樹,黃中李,扶桑樹,皆是如此,不能不說,天行有常,自有定數,有時候殘酷的可怕。

可是鎮元子大仙,從來沒有把人參果樹只當做一件可以誇耀的奇珍異寶。世人皆知,他門下有四十八位全真,其實他心裡明白,他分明有四十九個徒弟。

人參果樹察覺到他的到來,芭蕉似得的翠葉迎風舞動,樹上掛著的果子,也露出笑意,不住朝他點頭。

大仙露出慈祥的笑意,就像父親給孩子獻寶一樣,捧著桃苗走到他跟前,笑道:“徒弟啊,師父一直覺得你太過孤單了,清風明月雖然看顧你,可是他們太貪玩了,不可能時時陪著你。所以,師父現在給你找來一個妹妹,你看看她,你喜歡她嗎?”

大樹像是被嚇了一跳,它緩緩低下青枝,小心翼翼地碰了碰桃樹的嫩芽。桃樹一驚,立刻將枝幹縮排土裡。

人參果樹的柔枝一僵,鎮元子見狀,忙安慰它道:“妹妹不是不喜歡你,她太小了,又是第一次到這裡,有點害怕,你再試試,再試試啊。”

樹上的人參果齊齊點了點頭,又一次探了過來,這次它可不是空手上門,幾乎可以凝成液體的木之靈氣,環繞在桃樹四周。雙成此時雖失去意識,可是求生是每個生靈與生俱來的本能。她在杭州時,雖極力汲取周圍地脈的靈氣,可畢竟是凡間水土,哪怕她連周圍草木都榨幹了,還是一直沒有吃飽過。

可眼下,這裡情況好像不一樣了!鎮元子只見桃樹刷的一下從土裡鑽出來,貪婪地汲取周圍的力量,到了最後,它的枝葉甚至都纏到了人家人參果樹身上。人參果還傻乎乎地自己的樹枝讓開,任由桃樹靠上前來。

大仙被嚇了一跳:“真不愧是紫紋緗核的蟠桃,這也吃得太多了。”

大仙忙闢了塊空地把雙成種下,小心翼翼地把她的枝葉從人參果樹身上拉下來:“聽話,不可以這樣欺負哥哥。自己要靈氣,就自己從土裡汲取。師父這裡是天仙福地,你要多少有多少,不要搶哥哥的,知道嗎?”

脫口一句師父,說完之後,鎮元子才回過神來,啞然失笑:“罷了,罷了,這算是收了兩個樹徒弟。只可惜啊……”

他愛憐地摸了摸兩棵樹,嘆息道:“師父雖然能享受你們的孝順,卻永遠沒福氣聽你們叫師父一聲啊。若是你們都能化形,那該有多好……”

“你們是誰呀?”院門外突然傳來細細的童音,接著就是一陣雜亂,好幾個聲音道,“小笨蛋,小點兒聲,師父聽到了。”

鎮元子不覺笑著搖搖頭,一揮手開啟院門,道:“進來吧,鬼鬼祟祟地像什麼樣子。”

四十八的徒弟魚貫而入,他們全部都是草木化形,天性質樸,個個身穿道服,神清骨秀,風姿超然,依序而立後,對著鎮元子恭敬行禮,尊稱師父。

剛剛開口的,就是他們中最小的一個,喚做明月,拜過師父後,就馬上發現了院子中的不同,當即開口道:“師父,這兒怎麼多了一棵樹呀?”

其餘較大些的弟子也早已察覺,只是自持穩重,不好意思像小師弟這樣貿貿然開口,不過他們好奇的眼神早已暴露出他們內心的想法。

鎮元子見狀,捋須一笑:“為師前些日子途徑蘇杭一帶,忽然天外墜下一物,從為師面前飛過去,祥光相護,華彩非凡。為師便生了好奇之心,按下雲頭一看,便發現了它。當時為師便想將它移植回來,可見它太過幼小,便待它長了些時候方動手,所以才耽擱到了今天。”

眾弟子聞言驚嘆不已:“此物定是與師父有緣!”

大弟子承楨細看之下,不由一驚:“師父,弟子瞧它,怎麼那麼眼熟,這該不會是、是……”

眾師弟聞言皆好奇地看著他,清風拉拉他的衣擺:“大師兄,是什麼呀?”

鎮元子莞爾一笑:“想到什麼就盡管說,說錯了師父又不會怪你。”

承楨點點頭,又上前繞樹一圈,越看越覺得像,他喃喃道:“分明是蟠桃,還是九千年一熟的那種!”

“啊!”眾弟子目瞪口呆,老二丹楓驚道,“就是那種吃了能與天地同壽的?那不是比我們人參果還厲害!”

承楨看向師父,詢問道:“師父,這究竟是……”

鎮元子含笑頜首:“這就是蟠桃。不過,你們可千萬得保守秘密。為師種過黃中李,種過五根松,可就這蟠桃,始終沒有機會種植。不過現在好了,桃核從天而降,還恰巧落到為師面前,這就是天賜的緣分。可此事若是被瑤池那位知道了,說不準就會派人來把它挖走……”

“這怎能行呢?”眾弟子紛紛點頭,答應保守秘密,明月噔噔蹬跑到桃樹前,饞嘴道:“師父,那我們什麼時候能吃蟠桃啊?”

鎮元子聞言大笑:“那恐怕要等到你出師的時候了。”

“啊?!”明月有些沮喪,又擺擺手道,“能吃到就行,幾千年就幾千年吧。”

師兄們也不由笑出聲來:“傻小子,它現在如此微小,要待它長成,怕是要萬年吶。”

“什麼!”明月大驚失色。

這時的五莊觀眾人,連帶鎮元子大仙,都沒有想到,不過數年,這株蟠桃就長成,只是他們這群人,卻是一輩子都沒機會吃這棵樹上結的果子了。

雙成終於落戶五莊觀,而楊僩卻被貶出玉虛宮。

玉清元始天尊素來護短,三界皆知。而楊僩,作為楊戩之子,聰明伶俐肖似其父,而且比起他爹的桀驁不馴,他還乖巧聽話的多,是玉虛宮四代弟子中,天尊非常喜歡的一位。他長到這麼大,在他太師祖這裡,是一句重話都沒被說過。

結果,誰都沒想到,他居然能闖下這樣的大禍。作為天庭臣子,眾目睽睽之下,相助叛逆,還拿戊己杏黃旗去攻擊王母。天尊扶額一嘆,他要是不搶先罰了,待這小子回了天庭,只怕就不是罰那麼簡單了!

“本座問你,你可知錯?”

楊僩跪在丹墀下,一邊是他的十三位師祖,一邊是他的父母。兩邊都目光灼灼看著他。楊僩沮喪地俯首:“弟子知錯,不該恣意妄為,闖下滔天大禍。”

“你也知你闖下的是滔天大禍啊?”天尊沒好氣道,“那本座現在罰你,你可有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