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族幻境,張蕭再一次走出了巫殿。不過這一次,張蕭是一個人出來的,這幾天一直跟著他的阿瑤並沒有出來。

握了握拳頭,感受到體內澎湃的力量,張蕭嘴角勾起了一絲滿意的笑。

時間一晃就過去了三天,這三天之中,自己每天都會到巫殿來接受器靈的指點。

有人指教和自己摸索完全是兩個概念,張蕭就像一塊海綿,貪婪的吸收著器靈教給他的知識,同時對自己所擁有的道玄之力理解也越來越深。

巫鼎器靈是見過西王母的,這是巫鼎器靈自己說的。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巫鼎器靈對於西王母卻是隻字不提,只是一味的幫助張蕭提升他對道玄之力的理解。

巫鼎器靈不說,張蕭也不會不知趣的問。明擺著不會告訴你,還自討沒趣只會讓人生厭。

雖然張蕭也很想了解一些這種遠古時期的秘密,這可是神話時代的東西,是完全不可能留下歷史文物的時代。

除了是歷史考究的老毛病之外,其實張蕭是想知道這位留下《道玄真經》的大神究竟去了哪裡。

巫鼎器靈啥也不說,自己也沒什麼辦法。

不過,器靈確實還是有些本事的。器靈給自己講述的那些關於道的問題,讓自己收益良多。

可能是因為《道玄真經》這種功夫不太瞭解,器靈並沒有對張蕭的具體修煉指手畫腳,而是跟張蕭談論了一些“道”的問題。

器靈告訴張蕭,任何功法修煉到深處,都不會再拘泥於功法本身。

功法是工具,是世人為了探索虛無縹緲的道而創造出來的工具。只是有的人創造的工具高明,探索起來事半功倍;有的人創造的工具劣質,探索起道來事倍功半。

張蕭還是第一次聽見有人將功法比喻成工具,修仙問道,修的是仙,問的是道,其中似乎也沒有功法什麼事。

道虛無縹緲,並不是凡人想問道就能問的,這才有了功法。

藉助功法修煉,等自己修為到了之後,自然而然就能窺探到道的真諦了。

這也是功法為什麼都是由高修為的修士創造的,沒見那個凡人自創功法,然後得到成仙的。

那些高修為的大能之士,對道的理解已經到了一種難以想象的地步,甚至有人化身為道。

這些人在創造功法的時候自然而然也會將自己對道的感悟融入功法,而西王母也是自己道成之後才創造《道玄真經》的,西王母自己可能並沒有修煉過《道玄真經》。

《道玄真經》自然也就蘊含了西王母的道,雖然器靈沒有指出《道玄真經》到底蘊含了什麼道,但是聽器靈的口氣,好像是什麼了不得的大道。

功法都蘊含有道,只有深厚和淺顯,強和弱的關系。一門沒有道的功法,也就不能稱之為功法了。沒有道,也就不可能修煉出法力。

器靈跳出《道玄真經》,從功法的本質給張蕭講起,讓張蕭整個思想都提高了不止一個層次。

從另一個角度再看《道玄真經》,張蕭發現自己根本沒必要強行領悟《道玄真經》蘊含的道,因為這道是西王母在創造《道玄真經》時就已經存在的。

就好比一個教授編寫小學教材,雖然寫出來的是小學生用的教材,但是其中蘊含的全都是教授對知識的理解。你覺得讓一個小學生理解教授的知識,現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