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王見兵士不開口,沉聲問道:“你等為何喧譁?”一兵卒,雖憤憤但卻恭敬地回道:“啟稟陛下,我等方才進食,見糧食比昨天少了近一半。我等與糧官爭論,不想驚動了陛下。”

吳王冷視糧官,糧官大驚,爭辯道:“陛下,這兩日無糧草運來,本就捉襟見肘,下官想暫時減少一些,等糧草運到再行恢復。”

兵卒嗆道:“必是你無端扣剋,以此言來搪塞,你難道要讓我等餓脖子去攻城?”糧官大急,冷汗直冒,見吳王面色難看,一時毫不諱言道:”下官豈敢扣剋,只因聽聞運糧隊屢次被強人焚燬,下官亦無能為力。“

吳王聞言大怒,罵道:”你竟敢無端妄言,擾亂軍心。“說著用右手撫耳,後面隨從之人見得,知是吳王習慣,只有憤怒殺人時才會有此舉,不待吳王發話,抽出佩刀,直奔糧官,糧官見狀,急忙求饒,亦聲言無過,吳王冷笑不已。隨從一刀直至其頸,瞬時人頭落地,鮮血如注,眼瞪如鈴,有淚流出。

兵士見狀,無人不驚,皆不敢動,吳王裝作善面,露出微笑,溫言道:”此賊已斬,朕決不少你等一分糧食,你等皆回營去等待重新發放。“兵士聞言,皆稱謝,無一人停留,紛紛回營而去。

吳王回得大帳,再命一將帶領五千兵馬,協助劉禮剿滅斷糧之人。

晁衡連日來,四處轉戰,無規而尋,屢屢得手,叛軍雖派出三路大軍,亦無能為力。眼見吳王催促得緊,三軍合併一路商議,將各處運糧隊,改運至相城,集中後再派大軍沿途保護,送往大營,此雖慢,但也是無為而施,儘可能的減少些損失。

可是晁衡飄忽不定,東一榔頭,西一棒,糧草到得相城依舊寥寥無幾,不足供應大軍日常所需。劉禮又將三軍合併商議,定下一計。

這日,晁衡帶軍來到城父,尚未及一個時辰,斥候來報,西南方向五里處,有一運糧隊,有一百餘車。晁衡聽聞帶軍潛行靠近,因連日陰雨,路面溼滑,車轍壓出道道深痕,車上所載之物並不多,押運兵士有四五百人,左右近視,戒備極嚴,如臨大敵。

晁衡並未率軍衝上去,而是靜靜地看著,主父威問道:”將軍發現有何不妥之處嗎?“晁衡道:”並未看出,只因連連得手,太順,謹慎些罷了?“

蘇誠請示道:”若不然,我帶五百人去攔截,將軍在後策應便是。“晁衡搖頭道:”你看其行走緩慢,不急於一時,待其不備,再伺機而出。“

眾人從未見晁衡如此謹慎,知其不會無的放矢,便不再多言。待運糧隊伍行了十數里後,眼見離城父城不遠,黃荀到此還未立功,見此不免焦躁,沉聲道:”將軍若是再不行動,悔時已晚。不如在下帶五百人馬打探虛實。“

晁衡知其立功心切,想到有可能是自己太過小心,便應允,命蘇誠帶領五百兵馬策應,其與主父威帶領剩餘一千兵馬接應。

黃荀聞言大喜,帶領五百兵馬衝了上去,運糧隊見得,大驚,民夫遠遠躲避。黃荀衝入押運兵士陣中,一頓砍殺,兵士不能敵,但亦未退卻。

正在此時只聽聞一陣喊殺聲起,一隊輕騎,足有五千餘,由遠而近,急馳而來。

(本章完)

喜歡中華英雄之白馬英雄請大家收藏:()中華英雄之白馬英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