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眾人聚在信都城府衙內,向張虎祝賀喜得姻緣之時,忽然有侍者入堂內向劉備稟報,說有人揭下了城門口張貼的榜文。

原來當日張虎向劉備諫言,請他派人前往譙郡,尋訪名醫華佗來替盧植治病,劉備欣然同意,一邊分派人手前去打探華佗訊息,另一邊又派人在冀州境內各處城池門口張貼下“求醫榜文”。

那榜文中言道:“今冀州牧劉備有令,告喻四方百姓,前尚書盧植身患疾病,欲聘天下良醫前來診治,凡能妙手回春,解盧尚書頑疾者,以千金相酬。”

張虎雖然心裡很清楚,連三大神醫中的杏林高手董奉,都沒能治好的病,除了張仲景和華佗之外,當世再也無人能根除此症,但是卻不好明說。

尚若是一口咬定世間除此二人外,再無他人能勝任,不免要多費唇舌解釋,好在劉備也派人尋找華佗去了,再做此出榜懸賞的之事,倒是無傷大雅,也就沒有再多言。

劉備聞聽侍者來報,心中大喜,連忙令侍者前去引那醫者來堂內相見,張虎卻出言詢問揭榜之人姓名。

“小人聞報後即派人款待那人,隨後就前來稟報主公,還未曾來得及詢問揭榜之人姓名。”侍者有些慚愧的回答道。

“無妨,此人既然敢揭下榜文,想必定然有出眾醫術,成與不成姑且讓他試上一試。”劉備並不在意,擺擺手說到。

不多時,侍者領著一人進來,只見那人身量並不高大,雖然年近半百,鬚髮之間有些花白,但是臉頰紅潤,雙目清澈,髮髻之間只是隨意插了根普通竹木簪子,周身披著件發舊的葛袍,腳踏一雙蒲草芒鞋,右手持著根經年使用的竹杖,腰間繫著一個黃皮葫蘆,行進之間灑然自得,令人只覺得,其人彷彿與天地相和。

席間眾人不覺都起身示敬,那人略微拱手衝眾人行了一禮,輕輕開口道:“譙郡野人,聞使君欲尋醫者,替盧尚書去疾,鄙人願毛遂自薦,還望使君應允。”

那人聲音傳入眾人耳中,只覺如同聽到林中鳥雀清幽之聲,又如同山澗清泉潺潺流動之音,一言一行皆合自然之意。

“先生可是譙郡華神醫?”張虎聽他自報家門說是譙郡人氏,憑著直覺感到,眼前這人就是傳說中的神醫華佗,能有此等風采者,實乃平生所罕見,盛名之下果無虛士,若不悟得天地至理,又豈能創出“五禽戲”這等絕技!

“當不得將軍盛讚,佗不過是山野閒人,四方浪跡,略通些岐黃之道罷了,‘神醫’一說實在愧不敢受。”華佗微微一笑。

“先生真乃仙人之姿,德道之士,備今日有幸識得先生風采,實乃三生有幸。”劉備見華佗儀表不凡,也起身還禮,開口稱讚道。

堂內眾人皆向華佗還禮,劉備命人在自己身側增加了一處席位,請他與自己同列,華佗欠身致謝後也不推諉。

“吾聞先生常年行走天下,以濟世活人之術,解萬民之疾病,真乃仙人臨世。”自從張虎舉薦華佗後,劉備曾經專門找人詢問過華佗的事蹟。其人在民間聲望極高,素有妙手回春之稱,鄉野愚夫,市井走卒,世家豪門,達官顯貴中人,多有受其活命之恩。

與張角兄弟以施捨符水救人之術不同,其借巫祝之道,行不臣之舉,名為善行天下,實則蠱惑人心。

華佗行的乃是正宗岐黃之術,講的是“望、聞、問、切”之道,用的是“針、砭、湯、灸”之法。以人喻天地,天地以陰陽輪轉方得晝夜冬夏,人亦因陰陽相濟方得安泰康建。天地行晝夜晨昏,四季迴圈,而人一呼一吸之間莫不隨天地而行。

“皆是醫者本分之事,不值得蒙使君稱讚,佗亦是凡夫俗子,血肉之軀,與世人並無異常,豈敢有仙人之說。”華佗連忙開口解釋道,上一個逢人便說自己是神仙的人,也是一樣遊走天下,救人活命的張先生,現在墳都沒有一個,更別提墳頭草了。

醫術就是醫術,扯上鬼神怪力只說,企圖蠱惑世人,怕是嫌活的膩歪了。華佗觀天地萬物,悟世間至理,為的是精研醫術,講的是天人合一,論的是陰陽五行相生相剋之道,可不是求那虛無縹緲之事。

“先生身懷神鬼莫測的手段,虎亦早有耳聞,先生過謙矣。”張虎身為後世之人,華佗的名氣有多大,自然是不用多說。

今天有幸見到真人,才覺得,只有如此境界之人,方能精於一道,打破傳統桎楛,開創外科手術的先驅。想人之所不敢想之事,行人之所不敢行之舉,驚世駭俗,嚇得曹孟德言道:“以利斧開顱,汝欲殺吾耶!”

“雕蟲小技,微末之道,登不得大雅之堂,不過是世人以訛傳訛罷了,讓諸公見笑。”華佗笑著對張虎解釋道。

“吾曾派人前往譙郡尋訪先生,多有時日,然未曾有書信傳回,今日不知先生如何自行到了鄙郡。”劉備派出去的人,一直沒有回信,估計是華佗雲遊天下,仙蹤難覓,沒想到一時興起張貼出榜文,本意為的是引來更多的良醫,不想卻把華佗引來,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世間萬物皆可入藥,同物若生於異地,其內所蘊藥性皆有不同,昔有先人神農氏嘗百草以濟世人,老朽不才欲效先賢之舉。”華佗朝劉備笑著說道。“今日路過貴寶地,見城門口處使君所行榜文,盧尚書海內大儒,名傳四方,乃是朝廷棟樑,世人楷模,若是不知便罷,既然有緣相遇,佗豈有袖手旁觀,見死不救之理?”

“先生高義,心懷天下蒼生,有先賢之風,立此宏願,備欽佩之至。”劉備起身向華佗鄭重行了一禮。“備代恩師先行謝過先生仗義援手,活命之恩必當厚報。”

“使君不必多禮,萬物有存,自有其道,佗身為醫者,除疾去病乃是分內之事,非為金帛之物而來。”華佗趕緊起身還禮。

喜歡苟在漢末請大家收藏:()苟在漢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