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有真本事的都沒交錢,人家憑本事得的官,不說心裡堵,也嫌丟人,都愛惜名聲著呢,交錢的都是些知道憑本事肯定混不到官的,或者有野心求外放的。現在好了,朝廷裡自三公一下,都是些什麼貨色,自然是一目瞭然,清一色的只會撈錢的清虛座談客,就沒一個務實的,這朝政能不混亂嗎?一群坐而清談的貨色怎麼會治國?所以說靈帝這氣賭的,真心如小兒般撒潑,這就是在毀大漢朝的根基啊!真是應了“國之將亡,必出妖孽!”

漢靈帝如期死了,朝廷是一日三變,整個洛陽城的氣氛一下子緊張起來,袁本初帶兵護著何大將軍進入皇城,擁立太子劉辯即位,這些事都跟張子忠無關,不過一小人物,參合不進朝廷大事,坐看洛陽城風雲變幻就是了。至於為了死去的漢靈帝全城禁宴飲等亂七八糟的一大堆,都是影響不到張虎正常讀書練武的,唯有不爽的是,出門頭上得帶個孝帶子。。。。。。

一日,盧植回府,怒容滿面,張虎心知要出大事了,急忙往書房見盧植詢問;“先生何故心懷憤恨?”

“屠沽賤戶,竊據高位,沐猴而冠之輩,何敢如此行事!”“砰!”還好盧植家的東西都不值錢,摔著不心疼。

張虎一聽,先生啊,咱也是殺豬的出身,您罵人不提出身的事成嗎?

“先生可是因大將軍之事?”既然是罵屠戶,肯定是何進了,咱很本分的,不是咱就好,某深以與何進同職業為恥!真丟殺豬匠的臉,天天被人罵!

“前番那匹夫竟納袁家豎子之言,引董卓虎狼之師入京,今日那董卓已至澠池,遣人迎他入城誅殺內侍,真是無謀之輩!”這蠢貨前面聽那袁本初的破建議,居然暗令外臣帶兵入京來殺那幾個太監,這下好了,招來了董卓這條餓狼,真是前門驅狗,後門進狼!

“大將軍府中多有高士,如何行此計?”何屠夫家裡養的那些人都是幹啥吃的?

“多有人進諫,奈何不從!”有聰明人啊,人家早給他說了,可是這貨聽不進良言啊。

“如此恐朝廷危矣!”朝廷要出大事了!

“汝且試言。”這事你怎麼看?說給我聽聽。

“外臣未奉詔而領兵入京,形同謀反!今雖有大將軍密令,然朝中之事,豈能仗外臣武力,如此,恐失朝廷之儀!日後何以制天下?”在外面做官,沒有朝廷詔令,私自是不得回京的,更何況還帶著兵!妥妥的謀反罪啊!歷來喊著“清君側”帶兵入京的,都是定的謀反罪啊,不管你什麼理由,朝廷的事情朝廷自會解決,人人都動不動就帶兵入京,你們想幹啥?朝廷的臉還要不要?你們開了頭,不管成不成,是不是以後大家都有樣學樣,沒事就帶兵來兵諫?

這特麼的何進不是殺豬的,他就是頭豬!以後人人都來個奉誰的密令,領幾萬大軍跑京城來今天殺個太監,明天宰個大臣,不開心了順手把皇帝換了,開心了自己親自坐一回龍椅。這口子一旦開了,根本收不住的好吧,玩火自焚啊!就算太監不殺他何進,日後也必死在董卓之手!人家手裡面捏著幾十萬大軍,你個光桿大將軍是準備當蠟像還是想號令一下人家?若是不出聲,則大權旁落,你丫的一場辛苦為誰忙?若是出聲,你說到底誰聽誰的?到頭來必然是誰的拳頭大聽誰的!你這不是作死嗎?

關鍵是這餿主意竟然是袁紹出的,這特麼的袁紹也是傻子,世家都是玩背後遙控指使棄子做這種背鍋的事的,你倒好,摟起袖子親自上陣出主意,坑何進也找個背鍋的去坑啊,親自上陣就下作了點吧。真是生怕漢室威嚴掃不盡,劉姓江山不倒臺!改朝換代之心昭然若揭!這等蠢貨若非出身高貴,日後如何做的了那十八路諸侯盟主雄霸河北四州?曹孟德瞧不起他們真不冤枉他們。果然是“豎子不足與之某!”

至此以後,大家都學會了,曹操玩矯詔討董卓,袁紹也說自己收到了聖旨,曹操擁立劉協定都許昌了,天下諸侯只要打曹操,都喊自己奉衣帶詔,特麼的這套路一個比一個玩的溜,朝廷威嚴喪盡,天下如何不亂,亂天下的手段不是憑著幾把刀槍,亂的是人心!世家豪門從黃巾起義開始謀劃,到逼靈帝賣官,再到引諸侯進京誅殺宦官,一步一步的收緊套在日落西山的東漢王朝脖子上的索命繩,搭上如此多人命,甚至不惜動搖國本,真是好狠毒的算計!

盧植深以為然,沉默半晌“事已至此,且看董卓入京後如何應對。”

張虎告辭而去,自回屋中,董卓進京,天下將亂,劉備已在平原,應速離京前往,只恐京師亂起,先生周圍無人護持,待明日與先生商議,擇日離京。

戌時,忽見皇城起火,半壁蒼穹皆是火光,盧植尚未歇息,急忙披甲持戈,喚上張虎,往皇城而去,張虎亦披甲帶刀與盧植飛馬前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皇城已亂,各門皆無守衛,二人直奔長樂宮而去,剛入的宮,正見段珪擁逼太后而來,盧植大呼:“段珪逆賊,安敢劫太后!”張虎縱馬直取段珪而去,段珪不敢招架,回身便走,張虎馬快,早到段珪身後,一刀梟首,其餘小黃門驚恐萬分,四散逃竄,張虎亦不追趕,反身與盧植護衛太后。待的天明,董卓率軍擁著少帝與陳留王返回宮中與太后相聚。

次日,董卓請百官於溫明園宴飲,公卿皆懼董卓,誰敢不到?張虎內著軟甲,外罩錦袍,腰中懸刀,隨盧植赴宴,待盧植坐定,張虎按刀立於盧植身後。席中董卓議廢立之事,丁原出言反對,董卓懼呂布之威,從李儒之言乃不敢遷怒於丁原。盧植亦出言反對,董卓素不喜盧植,拔劍欲殺植,張虎挺身護於植前,亦按刀怒視董卓,眾官皆勸,董卓懼盧植聲望,乃止。

待回府,盧植謂張虎言:“董卓跋扈,朝廷動盪,恐京師將亂,汝今日為護我,衝撞那董卓,卓素來氣量狹小,恐其害汝,汝當速離京師。”

“弟子蒙先生教誨五載,豈可自離而陷先生於險地!”

“吾頗有名望,料那董卓不敢加害於我,汝不過一小卒,覆手可誅。”

“如此,恕弟子不能護持先生。”張虎恭恭敬敬的向盧植叩拜行禮。

“此去不知何日才能再得聆聽先生教誨,萬望先生保重!”

張虎辭別盧植,僅帶一些隨身衣物盤纏,兵器甲冑,策馬出東城門而去,幸賴天色尚明,城門未關。一路星夜馳騁,待過虎牢關時,眼見好一座雄關,董卓方才進京,尚未派兵駐守此關,關內守軍還是原朝廷兵馬,尚未接到洛陽宮變訊息。因此並無海捕張虎榜文,比那曹孟德倒是幸運,也可能是張虎不過一匹夫小卒,董卓不至於記在心上。此關高兩丈餘,約近八米,張虎心道如此雄關,如何強攻得,異日諸侯共聚此關同討董卓,呂奉先威震天下,群雄束手,唯劉備三兄弟合力方能相抗,回想那日在溫明園見到那呂布,果然威勢逼人。

城門口處,有一隊士卒收取入城費用,張虎繳納後,守卒尚索要馬匹入城錢,張虎無奈,不願為此小錢多生事端,繳錢而入。入的關內,尋了一家客棧,要了一件客房,安排夥計送上洗漱的水,並準備飯食,整頓完畢,就早早歇息了。第二日,本欲要走,忽覺趁此太平歲月,應當好好遊覽此地,日後若是領兵攻打此關,可就沒這機會了。隨即出門,佯做閒逛,偷偷記下府衙、庫房位置,又到兩邊城牆處檢視城防器械,關內有直通兩邊山上的小路,太平時節多為文人登高覽勝,張虎也登上兩邊山峰,一覽關城全貌。心中暗暗記下一些水文山川,地形走勢,思慮何處可使火攻之計,何處可暗伏兵馬,何處可屯糧草器械,何處牆磚鬆動,何地可一覽全貌做臨陣指揮之處,心中反覆推演,不覺竟過了一天。

翌日,張虎早早起身算還了房錢,讓夥計備了些乾糧肉脯,便出城趕路,這次卻不那麼著急了,邊走邊探查沿路山川河流,若遇到奇異之處,下馬解鞍,就著乾糧,推演起排兵佈陣。只在地上找塊平地,以樹枝為筆,勾畫山川河流,取石子當兵,弓步車騎俱全,兩軍對壘,你爭我奪,好不暢快,若是天黑,露宿一晚也不打緊,就這樣沿途慢慢趕路,不覺已快到黃河岸邊了。

喜歡苟在漢末請大家收藏:()苟在漢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