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邊朱儁聽到皇甫嵩大發神威,連勝七陣,斬了張梁,又把張角挖出來鞭了屍,當時就坐不住了。也不跟張寶墨跡了,發了狠的打,再不打下來難道等他皇甫義真跑來摘桃子啊?他已經撿了一個人頭了,再讓他撿一個人頭,湊齊活了三殺,日後在朝堂上哪有臉面立足!

朱公偉一發狠,劉備只好帶著兄弟們上去硬剛,攻城這事吧,大家自從起兵以來還是第一回打這種仗,古代攻城戰就是拿人命填的,有個詞形容的就很貼切,蟻附。攻城計程車卒就像螞蟻一樣往城牆上攀爬,而且還是冒著矢石!城牆上的人往下射箭,扔石頭滾木啥的都還好,缺德的都是澆金汁,啥叫金汁?城頭上架口鍋,裡面煮著糞水,臭氣熏天不說,那玩意滾燙的澆身上,燙的你皮開肉綻,還會感染潰爛,絕對歸屬於生化武器類!或者有錢的鍋裡燒油,不是在城頭上做宴席饞死你,那油是往你身上澆的,把你當油潑面玩呢!澆過油的雲梯打滑易摔倒不說,人家隨手就往上扔火把,給你玩燒烤!這些還都是基本操作,更多的是你完全不知道城上的人會往下扔啥東西!這種仗是真心討厭,所以兵法上一直說:“攻城為下!”絕對是無可奈何了才這麼幹。

陽城是個小城,攻城的命令下的匆忙,大家早先沒打算強攻,就沒怎麼打造攻城器械,只能連夜趕造一批雲梯。第二天一大早大軍開始攻城,先徵調民夫負土填塞護城河,古代建城多選有河的地方,一是取水方便,二是可以引河水繞城做護城河。想攻城,就得先填河,或者河上搭跳板。

接近城牆了才能開始攻城,這城倒是不高,四米左右,也就一層多高的樓那麼高。刀盾手舉著盾牌護著後面弓弩手壓制城頭,照著城牆垛口開弓就射。民夫呢,扛著裝沙土的布袋一趟一趟衝到河邊,往河裡一扔,撒丫子就往回跑。有耐心和時間的慢慢填唄,填平了護城河再開始上,性子急的邊填邊用跳板搭河沿上雙線操作,但是前提是河面不寬才能搭跳板。

現在朱中郎催的急,兄弟們沒辦法,只能邊填邊用跳板先上,好在城西這邊的河是城東那邊河水引過來的,只有三米多寬。劉老闆是城西這邊的攻城主將,他自然是不能上的,張飛二話不說,操起盾牌,嘴裡叼把刀帶著人就往上衝,關羽另帶一隊隨時準備接替,張虎一見,雖然萬般不願意,也不敢往後縮,招呼一聲,帶著張大牛和張愣子他們跟著張飛也一起上了。

攻城的刀盾手們順著搭在護城河岸上跳板,衝到城下,扛個梯子搭城頭上嘴裡叼把刀,舉著盾牌就開始往上爬,劉備指揮著後排盾牌兵護著弓弩手死死的壓制城頭的守軍,掩護攻城隊進攻,劉備連續開弓,專射城頭上指揮的黃巾頭目,張寶前幾天捱過一箭,這次倒是防備的很。整個攻城過程相當的簡單粗暴,沒啥技巧,拼的就是人多,悍不畏死。

張飛及其悍勇,扛梯子計程車卒剛把雲梯架上,城上的賊兵還沒來得及推翻雲梯,張飛藉著衝鋒的速度,幾步就竄上了城牆,揮刀便砍,守住陣地。張虎慢了張飛幾步,藉著張飛吸引住城頭賊兵,從另一邊也上了城,接應上大牛和愣子等人,幾人也牢牢的守住城頭一小塊。賊兵急忙調兵圍住眾人,亂槍只管往身上戳,幾人招架不住,苦戰半天,始終擴大不開陣地接應更多計程車卒上牆,漸漸力竭,劉備在城下看到知道今日事不可為,只好傳令鳴金收兵,回營再做商議。張飛等人聽到營中鳴金,奮力殺退賊兵,轉身踏了一步雲梯就跳下地面,相互掩護著撤回陣中。

白日裡這一陣,劉備本部兩千餘人折損百餘,多仗張飛等諸將悍勇,先登死戰,所徵民夫亦多有折損。劉備乃仁德之主,心中不忍,苦思無策,關、張二人亦無計。張虎諫言:“聞皇甫中郎已破張梁,更梟張角之首,不如擇相貌若二人之賊兵屍首,略作裝扮,梟下首級,懸於陣前,待明日出陣,令軍士齊呼二賊已授首,亂其軍心,再行破城!”劉備三人聞言大喜,令張虎速去準備。

次日出陣,眾軍士齊呼“賊首張角、張梁而已死,逆賊還不速降!”城上賊眾不辨真偽,心中惶恐,無心守城,張寶見狀,悲憤萬分,見軍心漸亂,疾呼“吾兄長乃天授天公將軍,怎會被官軍所害,休中官軍之計!”令身邊親衛約束賊眾,然軍心已亂,不可復的。

賊將二五仔嚴政一看,哎呀媽,三個將軍死了倆,看來這黃巾氣數已盡,這條破船恐怕是行不遠了,得給自己留條後路,眼見張寶親衛離開去約束士卒,藉著和張寶商議的機會,突下殺手,抽刀戳死張寶,復一刀梟首,舉著張寶首級大呼願降!劉備見狀大喜,令嚴政開啟城門,放下武器,嚴政殺散欲替張寶復仇的親衛士卒,喝令眾賊開城投降。

陽城既破,張寶授首,朱儁調遣眾將,分兵攻取附近郡縣,不日各軍俱傳來捷報,回軍覆命,朱儁遂向朝廷上表獻捷。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朱儁率眾軍迴轉洛陽覆命,正待入城,朝廷急令,傳使言:“黃巾餘黨趙弘、韓忠、孫忠等賊聚眾數萬,稱與張角復仇,日前已陷宛城。朱中郎休辭勞,速領軍前去宛城剿賊!”朱儁乃不入城,調轉大軍往宛城進發。

宛城乃中原腹地,離洛陽極近,宛城陷落,京師震動,所害極大。朱儁不敢怠慢,率大軍星夜兼程直奔宛城。不一日,大軍抵達宛城,紮下大營,整頓完畢,朱儁即遣將攻賊。

困守孤城非為良策,外無援兵,內乏糧草,必不可久守。賊首趙弘乃令韓忠出城迎戰,欲趁官軍新到,人困馬乏,先挫動官軍銳氣,方可再行守城。

宛城和洛陽都是屬於河南省,地處中原地區,人口眾多,乃是最為繁華之地,所以很多世家大族都在這裡紮根。屠戶出身的何皇后、大將軍何進,何家就是南陽的大豪強,四世三公的袁家,也是紮根在這裡的,後來群雄割據的時候,袁家嫡子袁術,就是從南陽郡起家的,其他朝廷公卿包括宮裡的宦官,家族在這裡的極多。黃巾陷落了宛城,一方面威逼京師洛陽,靈帝恐慌,另一方面朝廷上到王公貴族,下到公卿士大夫,甚至是宦官,全都坐不住了,老家都被黃巾賊佔著,怎麼可能坐的住,不得不說這夥黃巾絕對是豬油蒙了心,捅中了馬蜂窩!

看趙弘的應對,做的非常合理,算的上是知兵之人,可惜戰略上眼光就心不咋地了,宛城這裡真不是舉兵叛亂的地方,雖然錢糧充足,人口眾多,可也是風口浪尖,朝廷裡面沒人容得下他們在這撒野。也算運氣不好,剛剛喊著替張角報仇,舉兵叛亂,張寶就被朱儁滅了,反身朱儁就殺來宛城,出去攻打各世家大族城外莊園還沒結果,就被迫收兵回來抵禦官兵。

話說那些世家大族屯了無數的錢糧在自己的莊園裡,一個個把自己的老巢修的堅不可破,自己私兵訓練有素,兵甲齊全,反倒是朝廷的州府縣衙沒人在乎,郡兵孱弱,甲杖不全,府庫裡空的餓死老鼠,名義上佔了繁華的宛城,實際上壓根沒弄到多少糧食,就這些還是強行徵繳的百姓家中口糧,徵繳了口糧,才能驅趕百姓,只是按日分發,聽話的就給點,不聽的餓著,都是黃巾慣用手段,用的精熟。

中郎將朱儁令劉備率本部兵馬自西南攻城,賊將韓忠急領兵往西南抵禦劉備兵馬,朱儁親自縱兩千鐵騎襲取東北,韓忠恐東北有失,乃領兵回防,劉備隨即揮軍掩殺,阻賊回援,韓忠不敵,欲反回城中堅守。

張虎在陣中奮勇追殺賊兵,心道,這韓忠真是個庸將,兩軍接戰,豈敢不戰自亂,連忙對劉備道:“賊將昏聵,自顧不暇,尚敢他顧,賊軍號令相左,軍心不穩,不敢復戰,必返城內堅守,此破城良機也!主公可舍此潰散賊眾,不必剿殺,只率精銳緊隨韓忠,驅趕敗軍,趁亂銜尾追入城中,則此城必破!”劉備從其言,與關、張諸將領精銳兵卒追殺韓忠,疾呼“賊兵大敗,宛城已失,逆賊降者免死!”賊軍不知真偽,心中慌亂,四散逃竄,韓忠倉惶返城,朱儁乃當世名將,深通兵法,見賊已亂,疾率鐵騎自北門殺來隨韓忠入城,沿路只管驅趕潰兵。

追至東門,趙弘、孫仲來援,尚未列陣,便被潰兵衝亂,急忙收攏軍陣,往東門退去,剛到東門,忽聞東門外喊殺四起,一彪人馬殺到,大旗上樹“孫”字,乃吳郡孫堅,趙弘躲閃不及,被孫堅一槊刺於馬下。孫仲急往北門而去,正遇上劉備領兵殺來,無心戀戰,只管奔逃,被劉備一箭射殺。那韓忠得趙弘、孫仲接應並不敢戰,只顧逃竄,卻連帶著敗兵衝亂了接應之兵,又逢後軍為官軍所襲,倉惶之下竟折回西門。張虎領麾下一曲人馬,驅殺敗兵,竟見賊將韓忠折返西門,摘下硬弓,張弓一箭射殺了韓忠坐騎,賊將跌下馬來尚未起身,早被張虎縱馬上前,一矛戳死。

喜歡苟在漢末請大家收藏:()苟在漢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