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和王小曼兩人靜靜的站在電鋸旁邊,看著鹿木匠開始手中的操作,鹿木匠開啟電鋸,然後將手中的木頭進行切割,擷取出一塊兩個人頭大小左右的正方形模板下來才算完成第一項工作。

但這可是相當耗費時間和體力的。

趁著切割還得一番功夫,鹿木匠一邊切著木材,一邊大聲喊道:“秦師傅,你對我們木雕有什麼樣的瞭解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因為電鋸的聲音很大,所以鹿木匠必須喊得相當大聲,額頭上的青筋都已經爆起來了,生怕秦風不習慣電鋸的聲音,從而導致聽不清楚的情況出現。

但他顯然沒想到秦風的聽覺早已遠遠超出了常人,縱然有電鋸的噪音在耳邊迴響,但依舊不影響秦風的聽力。

是以,秦風立刻大聲回道:“實話說,我對木雕真的一點兒瞭解也沒有。?”

?鹿木匠大笑了起來,然後說道:“反正擷取木板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那老頭子我就大概的給你講一下我們的木雕吧,另外,小曼你也仔細聽著,這也算是給你複習複習了。?”

?秦風和王小曼兩人同時點了點頭。

與此同時,兩人的臉上也都浮現出了笑容。

這一刻,王小曼和秦風兩人的想法還是非常相同的,那就是都抱著學習的心態。

緊接著鹿木匠的聲音便已經響起:“木雕技藝也是我們華夏的民間工藝之一,正如字面意思說的那樣,木雕就是從木工中分離出來的工作,所謂木工,也就是木匠。”

“木雕的雕刻材料分類也有所不同,一般選用質地細密,堅韌不易變形的樹種,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沉香、紅木、龍眼等。

“如果是採用自然形態的樹根雕刻的藝術品,則是分為樹根雕刻一類。甚至還有圓雕、浮雕、鏤雕或幾種技法並用。有的還塗色施彩用以保護木質和美化。”

“說起木雕的起源,那歷史可就長了,通常的說法是華夏的木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但實際上,木雕藝術同其他雕塑藝術一樣,是伴隨著人類的產生而生;只是一開始是一種不自覺的行為,直到人們有了審美,木雕才真正成為一門藝術。”

“木雕藝術起源於新石器時期的華夏,距今七千多年前的浙省餘姚河姆渡文化,已出現木雕魚。秦漢兩代木雕工藝趨於成熟,繪畫、雕刻技術精緻完美。施彩木雕的出現,標誌著古代木雕工藝已達到相當高的水平。”

“唐代是華夏工藝技術大放光彩的時期,木雕工藝也日趨完美。許多儲存至今的木雕佛像,是華夏古代藝術品中的傑作,具有造型凝練、刀法熟練流暢、線條清晰明快的工藝特點,成為當今海內外藝術市場上的“寵兒”。明清時代的木雕品題材,多見為生活風俗、神話故事,諸如吉慶有餘、五穀豐登、龍鳳呈祥、平安如意、松鶴延年等木雕作品,深受當時社會歡迎。”

“木雕種類紛繁複雜,各大流派經過數百年的發展,形成各自獨特的工藝風格,享譽全國,東陽木雕誕生於宋代的浙省東陽,擅長雕刻,圖案優美、結構精巧。清代乾隆年間,被稱之“雕花之鄉”的東陽地區,竟有400多名工藝師被召進京城,修繕宮殿;樂清黃楊木雕從清代中期起就成為華夏民間木雕工藝品之一,以雕小型黃楊木陳設品而聞名中外;廣東金漆木雕起源於唐代,它用樟木雕刻,再上漆貼金,金碧輝煌,具有強烈的藝術效果。”

聽到這裡,秦風不禁感嘆木雕的歷史之淵博。

而王小曼雖然也不是第一次聽了,卻也依舊是聽得如痴如醉。

能夠看得出來,她對木雕還是相當有興趣的。

鹿木匠繼續說道:

“但可惜的是,古代木雕作品技藝是有相當高的水平,可是儲存的方法就很是落後了,所以木雕作品儲存相當困難,現在很難看到超過千年的木雕作品。”

“兩宋時期木雕作品比較多見,這時的木雕已採用組織細密的木材為載體進行製作,這就有利於木雕作品的傳世,現在咱們華夏很多寺廟裡,還儲存著有宋代的木雕作品。”

“元明時期,是由於海外貿易的技術發展,木材種類有所增加,許多由海外出進口的硬質木材,也讓木雕的作品的儲存方法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

……

喜歡神級美食家請大家收藏:()神級美食家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