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場和第三場,我們兩個一起。”迪恩微笑著說道,臉色和目光中滿是輕鬆之色,彷彿對這第二場和第三場很有自信的樣子。

至於羅賓,依舊是一副面癱臉,面無表情,讓人無法猜透他的想法。

“一起怎麼比?”車鵬當即出聲。

秦風伸手,衝著車鵬微微一擺。

車鵬便再沒聲音了。

“有點意思,怎麼個比法?”秦風問向迪恩。

至於羅賓,他看都沒看。

他知道,就算問了羅賓也是白問。

“這第二場和第三場,我們比試我們西餐宴會的正餐美食。”迪恩說道。

正餐美食?

這幾個字一出來,人群中便有騷動。

大家都在竊竊私語,因為在場很少有人知道什麼叫正餐美食。

“頭盤、湯、副菜、主菜、甜品、飲料,這六種不知道兩位怎麼分?”秦風突然出聲問了一句。

“果然,秦風先生對我西餐的瞭解還是很深的。”迪恩笑了起來。

“略懂罷了。”秦風道。

西餐的最高規格,自然是宴會餐,而宴會餐也分有正餐和便餐兩大類。

正餐分有六種,餐序為一頭盤、二湯、三副菜、四主菜、五甜品、六飲料。

而便餐則只有三種,餐序為一頭盤、二湯、三主菜。

從餐類就能看出來,正餐還是相當正規的。

但說白了,其實就是華夏之中的家常菜和宴席的區別而已。

“頭盤、湯、副菜,由羅賓先生主勺。”迪恩指了指羅賓說道。

“最後的主菜、甜品、飲料,則由我來。”迪恩繼續說道。

“原來如此。”秦風點了點頭,目光略有深意。

華夏飲食文化中有先素後肉的講究,並非是說先上的菜品簡單,其實恰恰相反,先上的素菜,要起到開胃作用,那才是好菜。

所以說,先上的菜品也是很重要的。

而這樣的套路放在西餐中同樣適用,先上的頭盤,起的就是要勾起人食慾的作用。

接著湯類清腸,副菜奠定客人是否有慾望繼續品嚐接下來的菜品。

所以,前三樣對於廚藝要求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