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餐廳,實際上是指被收錄在《米其林紅色寶典》中的餐廳。

1900年,米其林輪胎的創辦人出版了一本供旅客在旅途中選擇餐廳的指南,《米其林指南》,《米其林指南》的內容,主要包括旅遊的行程規劃、景點推薦、道路導引,還有就是餐廳推薦。

就是這樣的一個旅遊百科全書,在時間的推移演化後,卻是越發被人們著重只注意到了“餐廳推薦”這一板塊兒。

因為《米其林指南》中會對世界各地的飯館進行評定星級,交叉的湯匙和叉子表示餐廳的等級,星號來標記餐廳的優良,透過這樣的方式,以此來劃分出各地餐廳的三六九等。

但,這評定星級的過程也非常繁瑣。

一家餐廳的評級,通常都是都是由一批“美食密探”進行品鑑,然後要做到一年十二次的造訪,最後由米其林總部評審才能夠嘴中敲定,然後收錄在《米其林指南》中。

而評級的標準有好幾種,首先就是“叉匙”。

如果一家餐廳的環境特別令人感到愉悅悠閒,叉匙標誌就會用紅色來替代一般的黑色。

以餐廳的表現,給予一到五個叉匙符號。

5個叉匙奢華的傳統風格。

4個叉匙至高的舒適享受。

3個叉匙十分舒適。

2個叉匙舒適。

1個叉匙基本舒適。

第二個標準,就是“人頭標誌”。

人頭意指米其林推薦的道地小館,提供不錯的食物和適當的價格。

接著,就是“兩個硬幣”。

帶有這個標誌的餐廳,表示提供不超過16歐元的簡單餐飲。

不過,“人頭標誌”和“兩個硬幣”這兩個評級,基本上可以忽略。

最最重要的,其實還是最後的“星星等級”。

米其林餐廳評分系統,共有三個等級。

1顆星值得停車一嘗的好餐廳(這樣的敘述當然是因為米其林是做輪胎的)。

2顆星一流的廚藝,提供極佳的食物和美酒搭配,值得繞道前往,但花費不低。

3顆星完美而登峰造極的廚藝,值得專程前往,可以享用手藝超絕的美選的上佳佐餐酒、零缺點的服務和極雅緻的用餐環境,但是要花一大筆錢。

沒錯,星星等級的意思,就是這麼的簡單粗暴。

但對於旅行者而言,他們需要的就是這個。

而且,由於《米其林指南》的老東家是聞名世界的米其林輪胎,是以,《米其林指南》一經出世,便也享譽全球。

可以說,任何一家飯館,都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被收錄進《米其林指南》之中,因為這帶來的不僅僅只是榮譽,更是想象不到的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