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羅夫只在偶爾才會過來監制一下《蝙蝠俠:開戰時刻》的後期製作,其他時間都在加班加點的拍攝《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的戲份。

三部曲的拍攝計劃,已經到了最後一步,把《蝙蝠俠:黑暗騎士崛起》拍完,蝙蝠俠這個英雄便是誕生了。

至於蝙蝠俠其後的故事線,江夏準備開放,讓任何人都可以創造。

不管是企鵝人、雙麵人、急凍人、謎語人……

各種各樣的罪犯們,都可以登場,只要符合哥譚與蝙蝠俠的設定即可。

這是一位不平凡的超級英雄,他擁有超高的智慧,也有偉大的底線,他是一位真正的超級英雄。

英雄不求回報,英雄有自己的原則,英雄對罪犯狠對自己更狠。

三部電影的介紹,足以讓人認識這位超級英雄。

剩下的故事,交由後人來書寫。

在米國呆了兩周,江夏回國,趕到了正在建設的長安城內,再次考察起了地形,對建築結構再熟悉一遍。

其後,江夏就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等待長安城完工,等待滕王閣建好。

他率先等到的,是《蝙蝠俠:開戰時刻》的預告片。

張羅夫的拍攝倒是很遵從他的劇本,劇本是江夏給的創意,張羅夫與其他編劇共同編寫出來的,主創是張羅夫,其他編劇只是讓故事更豐滿一點。

江夏當初讓張羅夫寫劇本,是看著他寫的,劇本什麼樣江夏是知道的,後期的完善他倒是不太清楚,但想來應該不會差。

張羅夫剪下出來的預告片,把蝙蝠俠第1部 的故事,狠狠的濃縮了一下。

一開始,就是巨大蝙蝠探照燈的建造。

再之後是布魯斯·韋恩去各地修行的鏡頭,這一點在《蝙蝠俠:黑暗騎士》中有回溯,整個第1部 的故事,在第2部當中都有回溯,時間不長,只有八分鐘。

八分鐘在江夏的手中,足以講述一個需要兩小時才能講清楚的故事。

張羅夫只有兩分鐘的預告片時間,來吸引人觀看第1部 蝙蝠俠。

他著重展現了蝙蝠俠的成長,這是第2部 預告片中沒有涉及的,也是第1部最核心的東西。

江夏看了預告片,對於這部電影沒有太高的期待,預告片很普通,卻也還湊合,達到了及格線。

很多觀眾在關注蝙蝠俠,畢竟影史第一的《蝙蝠俠:黑暗騎士》在那,光是這個成績就足以吸引人去電影院了。

一個月之後,《蝙蝠俠:開戰時刻》在萬眾矚目下全球上映。

江夏也第一時間走進了電影院。

去觀看這一部他沒有參與的電影續集。

與此同時,很多人也走進了影院,去觀看《蝙蝠俠:開戰時刻》,也是想看看,沒有江夏參與的蝙蝠俠電影,與有江夏參與的電影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