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路易斯的cut電影,一直備受推崇。

所以在九月底的紐約電影節上,他的電影是很受關注的。

一般來說,一部小成本的電影只參加一個電影節,參加電影節的目的,就是想讓大公司發現自己的電影,來宣傳發行自己的電影。

很多的獨立電影人,都是這樣發的電影,很多大公司也是這樣來淘貨的。

其中,最出名的獨立電影公司無疑是獅門影業。

上輩子的時候,獅門影業就是《電鋸驚魂》的發行商,也是在電影節上,一眼相中《電鋸驚魂》,這才有了《電鋸驚魂》七部曲。

江夏這輩子直接走的派拉蒙的路子,根本不用走電影節出名的路子,比上輩子的詹姆斯溫要強太多。

路易斯最開始也是靠著電影節打響的名頭。

<101nove.ut電影來說是福音,有許許多多的小成本電影來參加,就為了搏出一個出路。

人們只看到好萊塢那些功成名就的巨星與導演,卻不知道大浪淘沙,有多少掙紮在好萊塢溫飽線上的電影人。

電影節上的電影,有全片首映的,也有片段試映。

像江夏這樣已經有出品公司的電影,一般都是試映,放出一個片段來,在三十分鐘以內,讓大家去評判。

不光是江夏,路易斯的電影也一樣,也是三十分鐘以內的試映。

兩人在這上面是同等條件。

威廉路易斯前往紐約參加電影節,備受媒體關注,如果不是他有電影參加獎項評選,他都是評委之一。去年他沒有電影參選時,就是評委。

都說江夏拼不過路易斯的原因之一就在這裡,跟一個評委拼電影獎項,這不是想不開麼?

不過,這一切,都在九月底的電影節上,有了變化,因為《電鋸驚魂》首映三十分鐘,著實驚豔了整個電影節。

《瘋癲農場》名頭很響,畢竟是路易斯的cut電影。

跟《瘋癲農場》打擂臺的《電鋸驚魂》佔了光,讓很多路易斯的粉絲酸溜溜說江夏在蹭熱度,一個打賭把自己的電影推了出來,至少省了上百萬的宣傳費用。

電影節上有每部電影的成本,其中《瘋癲農場》的成本有一千三百萬成本,對於一部有兩位二線演員參演的電影來說,這絕對小成本到了一定地步,但作為cut電影來說,這絕對是高成本。因為,跟《瘋癲農場》打擂臺的電影《電鋸驚魂》成本,是《瘋癲農場》的十分之一,僅僅一百三十萬的成本。

當這個對比出來的時候,所有支援路易斯的人,頓時暗呼大事不妙。

江夏跟路易斯打賭的三個條件,第一個是資金回報率,第二個是電影節獲獎,第三個是拍攝速度。

當時路易斯很自信的答應下來,如今卻已經輸了一點,江夏九天的拍攝速度,無人可及。

現在看來,資金回報率的難度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