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杭臉色一暗,難怪這幾日沒收到暗衛的信,以媳婦的聰明,肯定早就猜測出涼州會被進攻,做出封城,調動定北軍等一系列事情,但自己也不敢百分百確定,所以求救的信封十月初八才送出。

可媳婦是如何調動定北軍的呢?

這幾年他在九天做侍郎,明白定北軍從屬於異姓公主,可不知為何如今的異姓公主喪失了對定北軍的統領,而且她們也無異議。

關鍵是十月十三媳婦就滅掉了敵人的先鋒,如今半個月回去,敵人的大軍恐怕早就兵臨城下,三萬五千對峙二十萬,她守得住嗎?

謝杭心裡是濃濃的擔憂,他知道她會去危險的地方,但也沒想到會如此危險啊!

這個不省心的人,真是讓他又愛又恨。

朝臣們七七八八的討論起來,神不愣住的林殊來了一句,“哦豁,思追兒竟然滅了敵人的先鋒部隊,不愧是老子帶出來的兵,就是厲害。”

林殊的聲音在莊嚴的討論中顯得尤為刺耳,帝王無語的掃了一眼自己的小舅舅,涼州都已經火燒眉毛了,他還讚歎守將厲害?

小舅舅的腦回路就是不一樣。

“眾位愛卿可有良策?”帝王緩緩的聲音響起。

儘管他知道涼州危矣,可作為君主,他不能著急,他的冷靜是整個國家的定心針。

兵部尚書出列道:“回稟陛下,臣認為,即刻點兵二十萬,支援涼州。”

清明候陳明燁出列道:“陛下,臣願領兵出征涼州。”

“那誰為主帥呢?”一個蒼老的聲音響起。

人們尋著聲源,發現是老太師在提問。

林殊想都不用想,直接道:“如今只有陳行熙瞭解涼州戰況,從他死守涼州開始,至此也沒有涼州失守的訊息傳來,由此可見他的確為良將之才!”

有人不服的反駁道:“你又如何肯定他有能力領導二十萬大軍?”

“沒錯沒錯,二十萬大軍可不是小數目。”

有人也立馬反駁:“陳行熙既然敢以三萬五千大軍死守,你又有什麼資格質疑他?”

“王太傅說的極是,如果陸侍郎去涼州,恐怕得等大軍兵臨城下才有所反應吧?”

“你!”陸侍郎氣的說不出話來。

見眾人討論的差不多,謝杭出列道:“陛下,臣以為該由陳行熙做主帥。”

“臣附議!”林殊大嗓門一吼。

帝王看著自己的舅舅還像小孩一樣,不由得心想這陳行熙到底是何許人物,讓舅舅力薦他做涼州將軍。

一個入伍四年的人能做將軍,到底是處事圓滑,還是的確有一技之長?

他心底認為的主帥人選,要麼是袁家人,要麼是陳家人。

可問題是謝杭也推薦這個人,難不成他也認為陳行熙是一個好的將帥?

想到這裡,帝王直接問道:“謝侍郎很少推薦人,今日為何發言?”

謝杭心中冷哼,還能因為什麼,拋開她是我媳婦的因素以外,她的確是一個很好的將軍。

比如他哥哥自幼被姐姐教導為將之風,如今還是大周平叛西寧的主帥,可威風了。

接著回答:“臣以為,一個能未雨綢繆,事先將定北軍調去的將軍,一定不是尋常之人。”

聽到定北軍,帝王才反應過來,對啊,定北軍被調動了,還是以長樂公主的名義。

他敢肯定絕對不是京中的長樂公主,難不成是那位無憂湖的長樂公主?

再一細想,嘉慶帝覺得什麼都明白了,陳行熙這個名字,以陳為姓,行熙為名,不就是陳清然和裴行熙嗎?

難不成陳行熙是陳清然的兒子?

不然他怎麼會知道暗語,還擁有信物呢?

可是年齡對不上啊,就算陳清然結婚生子,生的孩子也是十五歲才對,這……這陳行熙已經十九了。

會不會是陳清然的養子?

史書記載,這個公主做事全憑心情,只要自己開心就行,會不會是她出來以後寂寞無聊,就去撿個孩子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