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投子認負鬥宗易秋有可能並未死於那一場東山之役,而是以另外一個身份,改頭換面的活了下來的訊息,就像是插了翅膀一般,迅速的飛過了整個太夏全境。

除了趙家和周吳鄭王四大家族是第一時間得到訊息的以外,其他一定層次之上的勢力,也在至多一到兩個時辰之後,便紛紛得知了這件事情。

趙又良和周吳鄭王四大家族的年輕人們,用最快的方式,盡一切努力的將這個訊息散播了出去,因為在他們看來,唯有事情盡可能的鬧大,盡可能的讓更多人去關注,他們才會真正的安全。

不至於被家族責難和處罰。

只不過其他勢力並不能像趙家那般手眼通天,即便在神機堂內都有自己安插的人員,所以其他勢力也無法像趙家那樣,透過一些額外的訊息,來判斷這件事情的真實程度。

所以盡管這個訊息無比驚人,也在第一時間傳遍了太夏全境,可真正相信這個訊息的勢力,除了趙家以外,竟是一個也無。

其他勢力基本上都是將信將疑的態度,之所以會有些相信,還僅僅是因為訊息中易秋治好了李太白傷勢的緣故。

畢竟鬥宗易秋的死亡,是劍宗冷無憂親口確認的。

即便易秋真的有辦法假死逃生,可要在另一位宗師的眼皮子底下做到這一點,眾人無論如何也難以想象。

由此帶來的結果,便是隨著這個訊息傳遍太夏之後,太夏全境所有在某一個層次之上的勢力,都開始關注以及討論。

然後這些勢力便紛紛將目光都投向了太夏皇室,準備著去觀察皇室會做出的反應,以此來判斷訊息的真偽。

而一些聯想能力豐富的人,則已經開始設想,湘南省長茍迪良之所以會被突然罷免,或許不僅僅是因為茍迪良對待東區代表團的態度,更有可能……是因為易秋這個人吧?

很難想象,如同太夏這般面積遼闊的國家裡,會有一個訊息,在區區不到半天的時間內,就徹底的流傳開來,各個城池之間的官驛、以及各個家族自行設定的傳音法陣,在這半天的時間當中,忙碌的頻率甚至超過了以往一個月的總和。

在東山之役結束了數年之後,易秋這個名字也再一次的出現在了眾人的口口相傳裡。

那原本已經開始漸趨遙遠,甚至逐步變成遙遠的回憶,即將被眾人淡忘的有關於易秋的種種事跡,也重新出現在了眾人的腦海之中。

哪怕絕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個訊息非常荒謬,也不妨礙人們的感情傾向發生變化。

欣喜者有之,茫然者有之,憤恨者有之,惶恐不安者有之!

一個人、一個名字,尚未確認,便惹得天下震動!

此時的太夏皇宮禦書房內,太夏皇帝正和夏春秋相對而坐,兩人的中間擺著一副棋,棋面已到中盤,太夏皇帝的一條大龍眼看著就要被夏春秋圍死。

一旦圍死,便是大勢盡去,除了投子認負,再無第二條路可選。

可能是由於局面過於複雜,太夏皇帝手中的棋子夾在指中,懸浮於棋盤上方,遲遲沒有落下。

“趙家想要謀取李家,希望藉著吞掉李家而徹底的成為咱們太夏皇室以下的第一勢力。

老七私底下也和趙家達成了協議,一旦趙家將李家全部吞掉,那麼老七就和趙家聯姻。

這些人啊……格局什麼時候能大一些?”

太夏皇帝懸浮著手中的棋子,一臉嘲弄的說道。

“像皇兄這般胸懷整個天下的本就不多,不過這件事爆發的突然,我也沒有想到,易秋的身份會在這個時候就被人捅出來。

之前雖然清楚易秋和器宗李彥之的關系極為親近,可一是李彥之本身和李家就比較疏離,二則是當時的東山之役,李彥之也參與到了對易秋的圍攻當中,所以我沒預料到,易秋會幹預李家的事情。”

夏春秋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