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彈劾上)按照大周律法的相關條文規定,朝歌城內凡是五品以上的官員,都是有資格參加大小朝會、入宮面聖的。

而七品以上的官員,則都有資格參加每十天一次的大朝會,藉著朝會的機會,一窺天顏。

相比於基本上只是走一個過場,將提前定好的幾個奏摺呈報給皇帝審閱,接著再走幾個流程,然後便會直接宣告結束的大朝會,只有五品以上官員參加的小朝會無疑內容要豐富的多。

數百名官員組成的佇列,在皇宮之中安靜的前行著。

在打頭太監的引領下,一直來到了皇宮正殿,走入其中,分列站好。

大概等了幾分鐘的時間,便有太監高聲唱禮,大周天子周瑜,在老太監的陪同下,緩緩從大殿側門走了進來。

順著禦階而上,走到了高高的龍椅上坐好,太監再次高聲唱禮,百官齊齊跪拜、山呼萬歲。

“諸卿平身。”

周瑜寬厚的聲音響起。

百官致謝,齊齊起身。

“有事早奏、無事退朝!”

老太監接過了唱禮太監的工作,上前一步,站到了周瑜的身側,開口朗聲道。

立時便有一名官員出列,雙手遞出了一本奏摺的同時,高聲開始說起自己起揍的事情來。

即便是小朝會,允許官員直接遞送奏摺的數量也是有限的,正常情況下,不會超出五份。

並且基本上全都是提前定好,哪些奏摺要在朝會上提出,然後由百官一起進行商議。

至於其他奏摺,則基本上都會在朝會結束後,整合起來再行集中審閱。

哪些奏摺可以在朝會上提出,哪些奏摺又不夠朝會上提出的資格,會有一個專門的評議機構去審定。

這些東西並不需要皇帝本人太過操心。

當然,任何規矩都不可能保證人人遵守,所以在朝會當中,總會時不時的出現一些不和諧的情況。

比如有些官員會將沒有定好的奏摺也在朝會上稟報,盡管這樣的官員事後往往都沒什麼好下場,但皇帝也不可能不接手奏摺。

而且大凡是這種計劃之外的奏摺,所稟報的往往都會是一些驚人的事情。

畢竟,需要冒著如此之大的政治風險,哪怕因此而犧牲掉自己將來的政治生命,也務必要直接面聖的事情,當然不可能是小事。

恰如今天的這場朝會!

當原本定好的五份奏摺次第呈報,再由周瑜吩咐、百官商議過後,李文仲正打算提出自己和馮萊之前所協商好的提案時,有人的動作卻比李文仲更快了幾分!

還沒等李文仲完全將自己的一條腿邁出佇列,一名官員就已經搶先從佇列之中走出。

同時雙手呈著一本奏摺,低頭欠身、高聲道:

“陛下,臣有本奏!”

李文仲已經邁出了一半的腿,不得不重新收了回來。

嘴角忍不住抽搐了下,心裡面則是暗暗疑惑,猜測著究竟是誰又要倒黴了……他和馮萊所協商的提案並不是奏摺,所牽扯到的事情,也和所謂的國家大事沒有任何關系,因此就算是沒有報備,也不會受到責難。

但這種直接呈報奏摺的行為……性質可就完全不同了。

“恩?”

周瑜同樣很是意外於朝會上又一次出了么蛾子,扭頭看了眼老太監,發現老太監搖頭後,便知道這名官員呈報的奏摺並不在允許的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