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再也沒有辦法掩蓋這個事實了。

只不過這假雞蛋是剛剛被報道出來的新事物,很多人不清楚它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的。

畢竟這雞蛋是母雞下的,這怎麼用化工合成的呢,

關鍵是就算是這外形做得跟真的雞蛋一模一樣,可這做出來的味道也能瞞住人們的味覺嗎?

出於好奇,葉榮耀還特別請教了浙南大學化工系的一位教授,那位教授帶葉榮耀去他的實驗室演示做這“假雞蛋”的過程。

葉榮耀到現在還記得那個製作“假雞蛋”的過程,首先是製造蛋白,將一瓶粉狀物體放上天秤量重,這種粉狀物體是“海澡酸納”。

之所以用天秤量重,因為製作這假雞蛋的需要“海澡酸納”的份量有嚴格的要求,不能相差太多。

然後將這“海澡酸納”倒入一盆溫水內,用玻璃棒不斷攪拌,約一個半小時後一盆晶瑩剔透的蛋白物體呈現眼前。

再用少量化學物品“明膠”用水拌勻,然後添進蛋白再攪,這些“明膠”可以令蛋白的濃度適中。

放置幾個小時後,再把適量的“酸納脂”、“苯甲酸納”、“鄰甲基織維素”及“白礬”等其它化學品一起混入,兩三個小時後這“蛋白”部分正式完成。

製作完這“蛋白”後,就是製作“蛋黃”,其實“蛋黃”就是蛋白,只是加了色素的原因。

將部分蛋白狀物體倒在容器內,加上“檸檬黃色素”,攪了幾下就變成了鮮黃色的“蛋黃”。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至於假蛋如何化作蛋形,其中奧妙,原來全是靠一個塑膠模具,以及含有“氯化鈣”的“神仙水”。

塑膠模具有兩個凹位,一個橢圓形,一個圓形,圓形的造蛋黃,將蛋黃倒入模具,再倒入混有氯化鈣的水在面上,就會產生一層薄膜,包圍蛋黃就可以定型。

將蛋白倒入橢圓形的模具內,加入成了形的蛋黃,再倒上另一層蛋白蓋面,照辦煮碗浸神仙水,令蛋的最外層產生薄膜,很快蛋形浮現出來。

雖然雞蛋模只有半邊,不過一浸入神仙水,在浮力下蛋白會在模裡面晃來晃去,慢慢變成蛋形,很快一隻只光脫脫的無殼雞蛋呈現眼前。

接下來到了最後也是最關鍵的“包殼”階段。

那位化工系教授用明火煮熔“食用石臘”再混入“石膏粉”攪拌,溫度控制在50c,將假蛋放入白色溶液內反覆轉動,撈出冷卻風乾後,完整的有形雞蛋便大告功成了。

如果想蛋殼做得精細些,可以用勺子舀一些溶液淋在蛋上面,不過那樣會浪費時間一些。

看似這過程很複雜,那位化工教授對葉榮耀說,這是因為他用純手工製作,如果使用機械化生成的話,這速度非常快。

據說一套生成“假雞蛋”的裝置,一天能產出將一千多個雞蛋,這可是相對於一個擁有一、兩千只母雞的養雞場一天產出雞蛋的數量。

畢竟養雞場的母雞不是每一隻都會下蛋的,可這機器裝置就不一樣,只要原材料充足的話,這雞蛋就會源源不斷地產出。

這種“假雞蛋”從外表上看,無論是大小、形狀還是顏色都跟真雞蛋一模一樣,就算開啟雞蛋,蛋清和蛋黃分界清楚,也很難看出真假。

就算是煮了吃,這口感及味道跟真雞蛋沒有多大的區別

只有將蛋殼對著燈光仔細透照的時候才會發現,人造雞蛋的蛋殼沒有真雞蛋殼應有的氣孔,從人造雞蛋殼內剝出的內膜,仔細觀察也能看出有些類似塑膠,質地較真雞蛋的內膜硬。

不過一般人們很少會注意這些的,誰又會想到自己平常吃的雞蛋,一個人類已經吃了幾千年的雞蛋,都有假了。

那位化工教授告訴葉榮耀說,這種化工材料製成的“假雞蛋”不但沒有任何的營養價值,長期使用的話,還會生病,對人體危害很大。

所以葉榮耀現在基本上也不去市場買雞蛋了,基本上都是吃自己家雞養的雞蛋和村裡人送的雞蛋。

光這些雞蛋,葉榮耀一家人都有些吃不完,還經常郵寄給京城的老丈人家。

~~~~~

如果您喜歡這部,請支援宅男,歡迎您來起點,您的訂閱、您的打賞、您的推薦票,月票,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喜歡系統之鄉土懶人內請大家收藏:()系統之鄉土懶人內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