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在確保鎮魔碑平臺可用後,後到的靈材被用於從平臺的一端向外延伸,以最快速度接觸巖壁,檢驗由靈材構成的“塞子”部分能不能再次呈現封印陣紋。

這是“塞子”起效的必要條件,如果重鑄的掩蓋層沒能啟用鎮魔碑的法陣,攻守同盟就只能試試,單純用靈材擋住空洞介面,有沒有什麼用處。

反正來都來了,既然靈材在空洞內確實沒被崩解,哪怕沒能引出鎮魔碑的法陣,都得試試有沒有用。

戰士們帶著靈材從天而降,認準已經延伸出一截的靈材結構,使其快速蔓延,向天坑巖壁持續靠近。

李儉看過指揮中心準備的藍圖。在同盟軍第一次嘗試著復現封印的時候,指揮中心已經透過衛戍部隊戰士們的資訊收集,捕獲了鎮魔碑延伸法陣的外顯特徵。

雖然完全解析很困難,但如果只是照葫蘆畫瓢地依託法陣外顯特徵,設計不同靈材搭配,形成符合鎮魔碑延伸法陣的通路,指揮中心的智囊團和算力綽綽有餘。

按照這份藍圖,靈材將在組裝後促進法陣蔓延,可以說,可能阻礙法陣出現的難點,能料想的,都已解決。

就看實操能不能成功了。

寶貴的靈材橫空搭橋,橋面五米見寬,卻有十來米厚,最低處甚至穿過空洞介面,仗著自己作為靈材不會被空洞崩解,侵入空洞中。

一方靈材就夠硬生生把一位有情眾生推上築基,而在這裡,它們只是建材。

每推進一米,所花費的靈材都夠一個家庭割肉。而對族群延續來說,如果只是將靈材長橋推進到巖壁,就能驗證這套方法能不能應對族群危機,那可太划算了。

與這些靈材相比,可能浪費的時間才更寶貴些。

五分鐘後,靈材長橋一端與巖壁相連。

鎮魔碑紋絲不動。

戰士們並未停止行動,而是繼續搬運靈材,擴大靈材覆蓋面積,將鎮魔碑平臺連繫巖壁的一線漸漸增寬,如同扇形。

根據經驗,肉眼看不出鎮魔碑是否啟用。要想知道靈材覆蓋有沒有用,必須從觀察陰風有沒有收到影響。

雖然這毫無用處,但李儉還是瞪大了眼睛,看向靈材平臺覆蓋空洞位置。真正有用的,卻是稍稍放出的些許神識,觀察陰風走向。

可能是錯覺,感覺陰風似乎弱了些許。

李儉深呼吸幾次,調整狀態,試圖體察更細微的陰風變化。

靈材平臺繼續擴大,陰風好像變弱了。

“其他戰士呢?其他戰士有沒有覺得陰風變弱?還有,離平臺最近的戰士們,正在搬運靈材的,他們有什麼感覺?和之前搬運岩土相比有什麼區別?”

接線員的聲音有些急促:“正在統計,指揮中心需要您的體感資料。”

“我的體感資料?我的體感資料就是沒有資料。陰風似乎減弱了,但好像是錯覺,我需要其他人,更多同感,不然我怎麼知道這是不是我搞錯了?”

“明白了,李校長,我會幫您轉達。請您注意情緒,從您的作戰服資料反饋來看,您可能有點過於激動,我建議您放鬆心情,給自己找點別的事情分散注意力。”接線員一口氣說完,甚至沒給李儉反應時間。

“分散注意力?對,沒錯,確實有很多戰士在這時候比我更靠近靈材,他們感覺比我準確,我確實該轉移注意力。”李儉說服自己,將目光從靈材與巖壁相接的位置移開。

採用靈材應該是正確思路,即使其與巖壁的連線處會不得已掉落些許岩石,只要將靈材嵌進去,甚至穿過空洞介面,靈材就會代替那些巖壁擋住空洞。

或許空洞邊界會因此擴大,但能擴大多少?一米,兩米?

都擋住了還怕什麼一米兩米?

喜歡飽食終日,加點修仙請大家收藏:()飽食終日,加點修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