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條,生鐵條,工業生鐵條,含碳量百分之三的鐵碳合金條。

這玩意在靈氣復甦前的華夏,要多少有多少,向來有“瞞報產量可佔全球第九”的戲稱,而在靈氣復甦之後,還是要多少有多少。

靈氣復甦後,華夏產業界為了救亡圖存,基本無視了過去的專利壁壘,本著能用就往死裡用,能拼就往死裡湊的指導方針,掏出、組合了大量技術手段。

在靈氣復甦之前,鋼鐵就是華夏工業的拿手好戲,而在靈氣復甦之後,縱然大量無視專利壁壘,只管產線生產的新型結構材料層出不窮,但基於鋼鐵的新型結構材料依舊是建材領域的大頭——請混凝土類結構材料暫時靠邊,咱們這誇鋼鐵呢,混凝土湊過來不合適。

鋼鐵產量依舊多到爆炸,不僅如此,還根據靈氣復甦的新環境特性增添了許多亞種。

在十億噸生鐵產量面前,抽出一根三十厘米長的鐵條拿來做實驗,一點問題都沒有。

哪怕這根鐵條下一秒就丟進空洞,毫無作用地成為實驗損耗的一部分,大概都是這場實驗中最廉價的損耗。它不見得比將它運來的耗費更有價值。

“一根鐵條?”

“是的,李校長。我們需要您對身邊的衛戍部隊戰士假裝說上一聲,讓他們帶來用於測試的大量物品。物資已經運抵填充地塊外圍。”

“沒問題,我明白了。”這是在妖獸面前必須演出的一幕,畢竟在首領未曾下令時,戰士竟自行離場,帶來物資讓首領使用,這看著也太倒反天罡了。

李儉轉身走向最近的人族戰士,對方顯然也早早被頭盔中連線的指揮頻道通知過了,這才讓他被李儉拍肩膀時不至於被嚇到。

“請去上方拿些物資過來,我要做實驗。”

戰士猛地點頭,交上幾名同袍,飛離平臺。

……

戰士們並沒有讓李儉等待多久,正如接線員向李儉傳達的那樣,物資就在鎮魔碑填充地塊外。限制這些物資伴隨接線員的聲音出現在李儉面前的,除了要在妖獸面前演上一演,保持李儉“人族首領”的身份,再者便是大多數運輸人員的空洞適應性難以確定,為保生命健康,還是讓已經證明能夠適應空洞理智爆破的戰士們動手為好。

戰士們帶著木箱從天而降,落在李儉面前。十來個兩米見方的木箱排成一陣,在站滿了金丹期戰士的平臺上,硬生生又擠出一片空地。

好在妖獸首領剛剛都跳下去了,不然的話,要想攢出一片空地擺放這些板條箱,還真是問題。

戰士們在李儉面前撬開箱蓋,箱內的貨物映入眼簾。

李儉以前寫作文的時候,如果要寫某座商場品類齊全,往往會說琳琅滿目。而在此刻,他願稱木箱裡的東西琳琅滿目。

說它們是物資,實在是立足實驗需要,儘可能將這些物品的共性提取出來命名的結果。除此之外,很難想到什麼詞彙,能將其盡數統稱。

空洞介面對華夏人族來說,是一個全新的環境,並且剛剛證明法力可以穿過該介面。如果不是這地方陰風遍佈,接觸空洞還有硬吃理智爆破的風險,別說陰風擴大控制範圍正逼著人類文明只爭朝夕地研究空洞,就算沒有力量逼迫,發愁要如何給科研專案立項的科研工作者們也會把空洞包個溜圓。

一個全新的、有互動意義的存在於現實的介面,具備獨特屬性。上一個有這些屬性的玩意還是石墨烯,石墨烯能引起多大的科研熱潮,空洞介面就能引發多大的科研熱潮。

生存壓力是否存在,都不會影響科研工作者們想要將一切材料拿到空洞介面“涮一下”的狂熱。如果一名物理、化學、生物、材料……的科研工作者對“在空洞介面涮一下”沒有足夠熱情,那就說明他多半是搞理論的。

理所當然的,出現在李儉面前,加入“實驗計劃”的物資,就充分表現了各界科研人員的熱情。

離李儉最近的位置,常規結構材料擺了一整箱。沒有放射性的金屬都拿過來了,合金拿過來了,液體金屬拿過來了。液體合金裝了一整個泡沫試管架,在它們旁邊是被寄予厚望的奈米材料。

結構材料出現在此不足為奇,但當李儉轉頭看見一堆功能材料竟然也是要進空洞涮一下的試驗品時,他還是覺得這幫傢伙有點不當人了。

不是,你們拿個太陽能電池讓我往空洞裡浸一下是什麼意思?

更不用說熱敏材料、熱電材料……從本心出發,李儉只覺得這幫傢伙大抵是失心瘋了。

柔性材料在這裡頭都算是好的,起碼李儉個人覺得,拿一塊塑膠薄膜探入空洞介面真能有用。畢竟這玩意要是能被空洞分解掉,或許空洞的利用價值就找到了。

無機物有機物擺了一堆,李儉相當感謝這幫科研人員還是有操守的,起碼沒把已經探明的幾千萬種有機物都製成足量樣品讓他在空洞裡漂洗一下,只拿了“區區數百種”。

深吸一口氣,向前邁步,隨後擺放的木箱裡裝著……皮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