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章 就說西涼馬騰來犯(第2/2頁)
章節報錯
……
幾個大族首領像是幼兒園的小孩子一樣,一邊報名字,一邊在觀戰席藤條上劃痕數數。
數來數去,最終結果是一百零五個獨立族群,至於在這之外會不會有存在感太弱,以致各族首領都忽略掉它們存在的,大族們就不知道了。
“一百零五個獨立族群,光是給我們遞訊息,願意成為附庸的族群,排除掉重複,也有十五個。我們的情況是這樣,鷹族蛇族那邊的情況也不會太差,就當又是十五個算,要想撬動這些族群成為附庸,就得從這三十個族群下手。”議論完到底有幾個族群在這之前就願意做附庸的,風雅起身做總結。
“願意給你們當附庸的這十五個就不用考慮了,只要你們同意,把資訊傳過去,它們當然得做。知道它們為什麼提出願意當附庸嗎?”李儉有點羨慕。
到底是在妖獸社會中土生土長的大族,人家獨立族群看著好像“同氣連枝”,只要有大族伸出觸手就合起夥來打掉,暗地裡早早就遞了投名狀,只等大族接收。若是人族沒在妖獸大族分成兩派時加入其中,又能從哪裡得到,到底有多少獨立族群暗地裡依附大族的確切訊息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若是沒有加入,獨立成第三方,恐怕等兩派打起來的第一時間,人類連誰幫誰都看不太明白。
“族群實力不濟,在填充地塊的爭奪進行不下去了,成為大族附庸才能繼續維持利益罷了。”翻譯軟體將妖語中的固定詞彙翻譯成填充地塊,其在妖語中的本意更像是“封鎖地”、“封印地”之類的詞彙,也算是本地化做的不錯。
我知道按照文學創作來說,如果寫了牆上有一把槍,這把槍就肯定得響,但這裡這個封印地著實不是什麼封印妖魔的意思,詞源來自妖獸先聖稱呼天道封鎖的空間碎片而已。但我寫出來後覺得這地方暗指封印妖魔也不錯,所以後文劇情發生了變更——槍還是在劇終響了)
伏野的說法相當樸實,粗暴地將原本相對獨立的族群尋求庇護歸結於資源難以保證。李儉表面不作駁斥,心裡暗暗想著:成為附庸可是要交出資源的,若是做附庸交的資源遠超維持獨立狀態時失去的資源,這幫獨立族群怎麼會願意頭上多出個爹的同時又失去資源?
就算兩者資源相抵,憑空多個爹也不是人能樂意的。這些要求成為附庸的獨立族群,必然是遭遇了再不被大族庇護就要失去大量利益的困境,這才無能為力地尋求庇護。
什麼樣的困境能產生這種效果?從面前幾個大族首領的態度來看,它們顯然沒有著手壓制獨立族群。倘若是它們的壓制致使獨立族群尋求庇護,那麼它們就不至於還要派使者約定,晚上開會討論怎麼附庸這些中立角色。
如果上手壓制就能成功,那麼壓制就完事了,還討論個屁啊。
大族不壓制,獨立族群之間的傾軋,會嚴重到讓它們放棄獨立狀態嗎?
哪怕換個方向考慮,思考大族庇護對獨立族群來說能讓它們得到什麼,李儉也只能得出,大族庇護能讓族群免去和其它族群的相互傾軋這一條——大族庇護也就“只有”這點用處了,既然認了爹,別的族群還想動手就得看看家長。但這個爹不會掏資源讓你變強,只會從你這掏資源,讓自己變強。
可要是大族還沒動手壓制獨立族群,它們自家傾軋,能變成這樣?這有點違背獨立族群“同氣連枝”對抗大族的影響力伸進族群的狀態啊。
李儉思量下去,只覺得沒個由頭。妖獸社會的具體情況對人類來說依舊雲山霧罩,必須要繼續蒐集資訊才行。
“那就得讓其它獨立族群覺得,如果它們再不找我們做靠山,它們也無法維持在各個填充地塊的利益了。”李儉說著,腦中已有願景浮現。
沒辦法,華夏曆史太長了,成文歷史的質量也相當高。妖獸社會的合縱連橫不過是它們早期發展階段的東西,李儉腦子裡跳幾個關鍵詞,就有對應方案從記憶中浮現。
也不必用什麼高深的詞語形容,哪怕在小說裡,幹這件事也有好幾句話能夠形容。就說,西涼馬騰來犯。
馬騰:正史裡是兒子害爹,演義裡是你們這幫別國的謀士害我。我當年怎麼就願意做這個漢臣,籤這勞什子衣帶詔,給曹操留話柄呢?我要是不籤,我在西涼當個吃東吃西的中轉站不行?
至於妖獸社會中的西涼馬騰是誰,這就不必李儉動腦——當然,就算讓李儉動腦,也是隨隨便便就能指出來的,就說是鷹族蛇族一派,將要戕害獨立族群,奠定霸業。
這話術漏洞百出,但經不住屢試不爽。演義裡曹操就被這玩意糊弄好幾次,總不能說曹操是弱智吧?
喜歡飽食終日,加點修仙請大家收藏:()飽食終日,加點修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