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歌手們走馬燈似的在舞臺上換上換下,歌友會的時間一點點流逝,現場的投票結果也越來越變得清晰。

韓國人目前以3001票領先,泥轟人以2820票暫居第二,而華國,只能以2801票屈居第三。

雖說華國距離霓虹並不是很遠,但局勢已經變得非常嚴重。

由於總共的票數只有9000票,也就是說,只要有一個國家超過3000票,他就至少已經能夠保證第二名的位置。

剩下的兩個國家,要麼排二三,要麼排一三。

韓國人現在剛好超過1票,也就是說,他們現在起碼已經取得了保二望一的優勢地位。

但一般來說,其實只要第一個超過三千票的國家,往往都已經篤定了第一的位置。

因為每年的票數到了最後,都會産生一定的“流票”。

所謂流票,就是一些觀眾把票捏在手中,始終不投,他們一直在觀望,試圖找到最後的節目,可是觀望來觀望去,一直到歌友會結束,他們都沒能找到理想中的節目。

於是最後,他們幹脆就把票捏在手裡不投了。

這樣的流票,通常會有一兩百張左右。

也就是說,九千再減去這一兩百張,剩下的票數,三家均分,怎麼也不可能達到三千。

因此一旦超過三千,幾乎就已經穩拿了冠軍。

除非三家當中,有一家表現實在太差,票數低到無法直視,那剩下的兩家,才有可能雙雙超過三千票。

而歷屆的比賽中,這樣的場面實在是很少出現,通常是一家超過三千,另外兩家就在兩千八、兩千九左右晃蕩,然後冠軍就已經決出。

因此此時的韓國人,已經是一臉喜上眉梢,很多韓國官員,甚至都悄悄地激起了掌。

樸景灝跟山木秀夫兩人,自然也是心情大定。

哼哼,任你奸似鬼,也要喝老夫的洗腳水!

這或許就是兩人此時最真實的心理描寫。

在吳良拿出《那個男人》和《極樂淨土》兩首歌的時候,他們還會有些許擔心,蓋因這兩首歌質量確實不錯,他們擔心兩國的觀眾會抵擋不住誘惑,從而叛投到了敵方的陣營。

但他們沒想到,“叛投”的華國人反而更多。

或許是因為對華國這兩年來音樂領域持續低迷的失望,或許是因為這兩年受了太多韓泥音樂的浸染,總之華國方面投票給韓泥兩國的觀眾,明顯超過了韓泥兩國投票給華國的觀眾。

這讓樸景灝二人暗暗得意,卻讓吳良心裡充滿了失望。

不管這種所謂的愛國情緒到底是不是“狹隘”,可依然有這麼多人寧願投票給國外的歌手,也不願支援自己的明星,這只能說明一件事,當今的華國人,已經失去了他們的“愛國心”。

當一個國家的新生代,以聽國外的音樂為潮流,以看國外的電影為驕傲,以使用國外的名牌産品為榮耀,以到國外生活為追求目標的時候,這個國家,就已經失去了它的凝聚力。

而一個失去凝聚力的國家,還談什麼發展,還談什麼前途?

或許這就是國家領導人一直在強調“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性的原因,很多人不理解,甚至唾棄它,但當他們真正的失去它時,才會感受到它的重要性。

民不愛國,國之如何?

吳良不想批評那些把票投給韓國人或是泥轟人的觀眾,或許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大度”,是一種天朝上國的“泱泱風度”,但吳良寧願他們保持“狹隘”的民族愛國主義,只為了能讓自己的國家變得更好,而不是有一天他們走出去,人家指著他們的脊樑骨說道:“你們這群沒有國家的賤民,永遠都是三等公民!”

民不愛國,則必被世人遺棄!

他望向窗外的舞臺,舞臺上依舊燈火輝煌,現場的觀眾們熱情並沒有耗盡,他們還在竭盡全力的為自己喜愛的歌手吶喊著,歡呼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