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說好的先來後到(第1/3頁)
章節報錯
三天後,吳良帶著岑叔來到了徐春陽的映畫公司。
映畫公司是徐春陽和成廉兩個人白手起家建立起來的,三十幾年前,兩人赤手空拳南下潮州,靠著從國營電影廠那裡學來的一些攝影技術,開始製作起了自己的電影,經過三十幾年篳路藍縷的過程,終於將這家公司給立了起來。
雖然如今徐春陽接連經過幾部電影的失敗,資金上遇到了很大的問題,但映畫公司,依然是一家擁有上百名專業技術人員的大型業內豪門。
吳良和岑叔的到來,得到了徐春陽跟成廉二人熱情地接待。
本來成廉是不太待見吳良的,但因為公司面臨巨大的資金壓力,為了能夠同吳良達成合作,他這時也顯得很熱情,甚至在徐春陽之前就走上了和吳良握了一下手。
“吳先生,真是慚愧啊!”面對吳良,成廉很是自責的說到:“當初為了提我們的電影挽回敗局,利用了吳先生一把,說起來,實在是倍感羞愧,如今當面見到吳先生,我要再向您鄭重地說一句:對不起!”
他一上來就擺出一副負荊請罪的態度,一下子把吳良的嘴給堵上了。
不過吳良經過和徐春陽的和解之後,對這件事也沒有那麼在意了,聞言只是淡淡的一笑,算是把這件事揭了過去。
雙方隨後進入到了會議室。
賓主分兩面坐下,這次換成了岑叔先開口。
岑叔對徐春陽問到:“徐導,聽說你們公司有意發行我們的《馬行貞》,這是真的嗎?”
“對。”徐春陽點點頭,卻沒有繼續說話,而是把目光轉向了成廉。
這下吳良跟岑叔兩人立馬就明白了,看來在映畫公司裡,徐春陽只負責拍電影,運營的事,全都是由成廉來打理的。
這也讓吳良更肯定了當初借自己來炒作的事,完全是出於成廉之手。
不過雙方現在正在談合作,他已經決定把這件事壓下去,以後都不再去提起。
成廉接過徐春陽的話頭,說道:“《馬行貞》在市場上口碑和票房都很好,能夠發行這樣穩定賺錢的電影,我們當然願意,只是現在我還有一個疑問:人人都知道這部電影穩賺不賠,為什麼卻沒有電影院線願意在北方接手呢?”
《馬行貞》劇組和賀公梓鬧翻的事,他其實早已經知道,他這麼說,其實不過是想吳良和岑叔感受到這件事的嚴重性,然後在談判的過程中多要一點兒好處罷了。
吳良沒經歷過這種事,尚且還看不出他的小把戲,但岑叔在這個圈子裡也算是老人了,哪能被他這樣就哄騙住?
“片子無法找到合適的院線,的確是因為我們劇組當中出了一點兒小問題,但我相信,這個問題對於《馬行貞》這部電影來說,並不是阻礙,因為正如你說的那樣,大家都知道這部電影穩賺不賠,所以我相信到了最後,我們還是能找到願意上映的院線的,畢竟這是有利可圖的事情,對吧?”岑叔不緊不慢地說道:“只不過因為現在電影還在籌備階段,很多人還沒有下定決心,所以一時之間顯得有些起伏罷了。”
岑叔的意思就是說:這部電影大家都知道肯定能賺錢,所以最後一定還是會有人接盤的,只不過現在電影還沒拍出來,很多人還在觀望罷了。
這就是在提醒成廉,我們並不是你想象中的那樣走投無路,如果你希望憑這一點來要挾我們,那還是不要想了!
這種並不複雜的暗語,成廉當然也能聽的出來。
他臉上閃過一絲不自然的笑意,似乎為自己的小計謀被拆穿而有些尷尬。
不過這都是談判的時候所使用的一些小技巧,相信岑叔也不會因為這樣就感到生氣。
於是成廉繼續說道:“那你們如果想要和我們合作的話,希望得到的分成比率是怎樣的呢?”
電影的票房分成一般會分成三個部分,除開應交的稅款之外,剩下的部分,會由院線、發行商以及製片商按比率分配,一般情況下,院線會佔據317左右的比率,而剩下的,才是製片商的。
電影製片商最終能夠佔據多少票房比率,其實是根據自身的實力來衡量的,如果製片商的名氣夠大,製作的電影也夠精良,大家都覺得這部電影一定能賺錢,那麼院線和發行商就會適當降低比率,藉以吸引製片商合作;相反,如果製片商沒什麼名氣,又或者電影不被看好,那院線和發行商為了保證自己的利益,就一定會提高分成比率,藉以讓自己避免過大的損失。
《馬行貞》系列已經得到了市場的驗證,被證明是一部可以賺大錢的作品,所以在分成比率方面,成廉也不敢擅自做主張,想要先聽聽岑叔的意見。
岑叔既然今天過來談合作,肯定對這個問題早已經有腹稿,果不其然,聽到成廉這麼一說,他立刻順溜的回應道:“根據我們上一次和遼遠院線合作的比率,我希望我們這次能夠拿到47的票房分成。”
“47?嘶……”成廉倒吸了一口涼氣,眼中閃過一絲驚詫。
沒錯,這個比率的確是把他嚇了一跳。
要知道,根據通常情況下的合作來看,院線和發行商如果全都拿到最高比率的話,那他們就應該佔到票房分成的64左右,也就是說,留給製片商的分成只有36,而這個分成,就是製片商理論上能拿到的最低分成。
同樣的道理,製片商能夠拿到的理論上的最高分成,也就是54。
但實際上,華國的電影市場很狹窄,主要就表現在院線十分有限,正因為院線有限,院線商人也表現得十分強勢,在華國的歷史上,還沒有任何一部電影能夠拿到超過50的票房分成。
就連徐春陽,拍了那麼多年電影,最高的時候票房分成也不過才46、47左右。
這還是因為許春陽頭上頂著一個“國師”的光環。
而如今接連三部電影的失手,也讓徐春陽頭上的這頂光線顯得黯淡了許多,估計他現在要是再拍電影的話,能夠拿到40都已經算是燒高香了。
可這個從港城來的導演,在內地毫無關系,卻能拿到47的票房比率,這說明什麼?
這說明所有人都對《馬行貞》這部電影非常看好啊!
聽到這個比率,成廉也由此想到了岑叔之前的話,看來他並沒有說謊,《馬行貞》的發行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困難,只不過是因為電影還沒拍出來,而賀公梓那邊又擺明瞭要下黑手,所以很多發行商和院線還在觀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