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馬特烏斯向吳良下了戰書之後,誰都沒想到,這時又有一個人跳了出來。

這個人很奇怪,是個女人,而且是個很漂亮的年輕女人。

當然,這個女人跳出來不是為了要給吳良生猴子,她的真實目的,估計也是想借著這陣熱潮炒作一番。

這個女人,叫伊蓮娜。

伊蓮娜來自法蘭西,是一名金發碧眼的混血兒,據說她的血統裡,混了三分之一的高加索血脈,也就是英吉利人,還有三分之一的歐羅巴血脈。

伊蓮娜今年才17歲,是一名專業的歌手,之前她一直在法蘭西國內廝混,十三歲就發行了自己的第一張唱片,被稱為“法蘭西的小天使”,等到年齡稍大一點之後,她就跟著自己的經紀人來到了米國,目前正好在馬特烏斯的手下混——她簽約了馬特烏斯所在的時代唱片,成為了時代娛樂公司旗下的一名新人。

而她這次之所以主動跳出來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第一,她的音樂人慫恿她趁著這波媒體的熱議,跳出來炒作一下,為自己在米國發行的第一章 新專輯造造勢;第二,就是她的新專輯,正好由馬特烏斯做監制。

從第二點上來講,伊蓮娜跟馬特烏斯應該有一點兒“師徒”的關系,畢竟馬特烏斯作為她的音樂監制,給了她很多意見和幫助,伊蓮娜是個知恩圖報的好女孩兒,她認為在這樣的時候,自己有理由為馬特烏斯說兩句好話。

好吧,畢竟是個17歲的小女孩兒,還沒有完全認識到這個世界有多麼險惡,她只是認為自己這是在報恩,因為必須要幫馬特烏斯說上兩句。

她放給媒體的原話是這樣的:“我認為馬特烏斯先生在米國樂壇德高望重,作為一名晚輩,那個華國人應該尊敬他,而不是挑釁他,他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如果馬特烏斯先生願意的話,我願意幫他來演繹他的作品,讓那個華國人知道,馬特烏斯先生可不是什麼‘磚家’,他是一個真真正正有著真實實力的音樂家!”

可憐的孩紙,估計是沒人教過她該怎麼說話,她這番話,自以為說的很得體,但實際上,她卻不知不覺得罪了許多人。

其中首當其沖的,就是馬特烏斯的朋友基爾斯特以及基爾斯特的朋友卡恩。

馬特烏斯是真正的音樂家,所以不會輸,那已經輸掉的基爾斯特和卡恩算什麼?

磚家麼?

估計基爾斯特和卡恩聽到這段話之後,心裡一定有一萬句p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而媒體也不憚以最大的惡意來揣測伊蓮娜的這番話,什麼叫做“你願意幫馬特烏斯演繹這首作品”?想蹭熱度就直說嘛,犯得著這麼遮遮掩掩的嗎?

你看人家聯合電影公司,蹭熱度蹭的多麼的光明磊落,理直氣壯?

等等,聯合電影公司是什麼鬼?這又是從哪裡冒出來的?

好吧,其實試圖蹭熱度的肯定不止伊蓮娜一個,而試圖蹭熱度的公司肯定也不止暴風遊戲一家。

其實聯合電影公司也是看到暴風遊戲在經過一番炒作之後,獲得了巨大的利益,所以他們才迫不及待地加入了這個賭約。

說起聯合電影公司,那可是米國鼎鼎大名的一家大型的影視業巨頭。

聯合電影建立於上上個世紀60年代,當時的前身只不過是一家印製膠片的小作坊式企業,直到1883年,他們並購了一家小型的電影公司,兩家企業合二為一,因此才有了聯合電影這個名稱。

後來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米國政府在加州郊外尋了塊地,創辦了一個影視基地,很多電影公司為了拍攝方便,都紛紛搬到了這個影視基地的附近,於是隨著時間越來越久,搬遷的公司越來越多,這座影視基地也慢慢從一片荒野變成了一座小鎮,最後變成了一座影視城。

這就是後來的格萊塢,米國影視文化的中心,全世界電影人心目中的聖地。

而聯合電影,也就是在那段時間搬到了格萊塢,並逐漸成長為一個龐然大物。

如今的聯合電影公司,已經是米國有數的六大電影巨頭之一,他們旗下的影庫中,擁有《烽火佳人》、《橋》、《雲中曲》等眾多堪稱傳世的影視經典,每年因拍攝電影所獲得的收益都在數十億米元)之上,擁有完整的整套電影産業鏈結構,在全世界擁有眾多的忠實粉絲。

而最近,他們剛好完成了一部大片的拍攝,這是聯合電影公司和其他幾個獨立電影製作公司共同投資的一部科幻大片,叫做《時間之刺》,這部電影耗資2.3億,邀請了大量著名的電影明星加盟,全片總共600多個特效鏡頭,光是在特效這一塊就花費了超過1億米元,稱得上是年末最受觀眾期待的一部電影。

不過聯合電影是巨頭,一貫要求做事盡善盡美,這部電影雖然早已飽受期待,可他們依然覺得不夠完美,最主要的,就是這部電影還差一首合格的主題曲,以及更有力的宣傳。

而現在,機會就擺在他們的眼前。

吳良和馬特烏斯的賭約,傳到了聯合電影的高層耳朵裡,一開始,這群人原本還沒把這件事放在心上,畢竟聯合電影是搞影視的,而吳良和馬特烏斯都是做音樂的,雙方即使有什麼交集,也不是在高層和這樣普通的音樂人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