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章節名很不吉利(第1/2頁)
章節報錯
交響樂是包含多個樂章的大型管絃樂曲,多為管絃樂團而作。
而流行音樂則是主要指以盈利為目的創作的商品音,比交響樂差了不止一個檔次。
簡單來說,交響樂要的藝術,流行音樂要的是錢。
所以創作交響樂的人,一般都不怎麼看得起寫流行音樂的人,他們認為這些人滿身銅臭氣,完全沒有一個音樂人該有的素質。
吳良就是一個標準的流行音樂創作人,所以在交響樂這個行當,他完全是個微不足道的小角色。
如今祁毅恆居然讓他去創作交響他能不能寫出來,就算能寫出來,人家樂團肯要?
吳良覺得祁毅恆這個提議相當的不靠譜,不過他明白,祁毅恆這也是在想辦法為自己凝聚聲望,所以依然感激。
但祁毅恆的想法卻和他不一樣。
“我已經跟國家交響了,他讓你下午過去一趟。”祁毅恆完全沒有考慮到吳良會不會答應,自顧自的說道:“這個機會千載難逢,你一定要把握住。”
“把握……”吳良吐了兩個泡泡,師弟我從來沒寫過交響樂,也沒學過這玩意兒,你讓我怎麼把握?
你這不是逼良為娼,啊不,推賊上牆嗎?
交響樂啊,幾十個人玩兒的東西,你覺得我一個人能玩兒轉?
要知道,寫交響懂譜子就行的,一支交響樂,通常需要十幾二十種樂器的配合,什麼小提琴大提琴,長笛短笛,鋼琴豎琴木琴手風琴,能寫出交響樂的人,通常都需要對這幾十種樂器十分熟悉。
這也是為什麼能寫交響樂的樂師,都被稱為名家的原因。
就吳良這樣一個學流行音樂出身的人,也不知道祁毅恆哪兒來的勇氣,居然幹把他推到國家交響樂團的面前。
大師兄,看來這次師父又要被抓走了……
吳良哀嘆一聲。
沒辦法,人家祁毅恆都已經把這事兒定下來了,他就算不行,也總得去走一趟吧?
於是吳良收拾了一下,提前回家洗了個澡,換了一身清爽的衣服,來到了國家交響樂團的駐地。
不愧是充滿了藝術氣息的音樂殿堂,隔著老遠,準確的說是隔著一條街,吳良就聽到了那歡快地音樂聲,也不知道周圍的居民平時都是怎麼生活的,這天天長號短笛的,想來人人都被陶冶出了藝術的耳鳴吧?
走進駐地,很快有保安上前來問到:“幹什麼的,沒見到門口的牌子嗎,這裡閑人免進!”
“我不是賢人。”吳良很謙虛的擺擺手道:“我只不過是個普通人罷了,我跟你們王團長約好了,下午來見面的。”
“王團長?”那保安愣了一下,不解的說道:“王團長下午要開會,怎麼會約人?你該不會是來參加創作會議的吧?”
“創作會議,什麼創作會議?”吳良呆呆地問到。
“去英吉利參加交流團的新作品創作會議啊!”保安大大咧咧的說到:“都來了好幾撥人了,全是國內著名的交響樂創作大師,對了,你是誰,我以前怎麼沒見過你?”
“我靠!”吳良的臉一下子就黑了下來。雖說連他自己都沒信心能寫出交響樂,但這個叫什麼王京飛的團長,也太不把他當回事兒了吧?
既然約了他,又叫一大堆寫交響樂的創作人來開會,這是在逗你玩兒嗎?
其實吳良倒是誤會了,因為國內很少有能夠獨當一面的交響樂創作人,所以國內的交響樂創作,其實每次都是透過這種群策群力的方法來實現的。
放眼整個世界,能獨立完成一支交響樂作品的音樂家,其實也沒幾個。
所以一直以來,一旦需要創作一支新的交響樂時,國內的交響樂團都會開一個這樣的會議,把知名的交響樂創作人全都聚在一起,然後大家開一個會,統一一下思想,啟迪一下智慧,然後分配任務,你寫一段,我寫一段,你寫自己擅長的大小提琴篇章,我寫自己擅長的長短號篇章,如此博採眾長,最終湊成一篇完整的交響樂華章。
這也是為什麼國家交響樂團團長王京飛會在這時候把吳良叫過來的原因。
他原本的意思,是希望吳良能參加這個會議,哪怕出個主意,提出點兒意見什麼的,他也足以向祁毅恆交差了。
但沒想到,他這番舉動,卻引起了吳良的誤會。
吳良就是這樣的暴脾氣,你越看不起我,我越是要耍流氓,讓你更看不起我!
於是他臭著臉對那名保安說道:“沒錯,我就是來參加會議的,帶我去會議室吧。”
“哦。”那保安一聽,吳良居然是來參加創作會議的,頓時不敢在小看他了,連忙把他帶到了駐地的會議室。
會議室裡,一大群交響樂圈子內的“大師”們,早已經齊聚一堂了。
“怎麼回事,人不是都來齊了嗎,王團長,會議怎麼還不開始?”一個地中海發型的中年男人對王京飛問到。
交響樂的圈子,比起流行音不知道小了多少倍,這圈子裡有些什麼人,有些什麼本事,大家都一清二楚。
所以這次來開會的,基本上是哪些人,這個地中海也是一清二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