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演奏的,是搖滾樂,而且還是搖滾當中比較偏重口味的朋克樂。

搖滾其實也分輕搖滾和重搖滾,而在重搖滾當中,最讓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屬於“黑色金屬”型別的搖滾了。

這種搖滾樂以“鞭擊金屬”或者“碾核”為其背景演化,特色是電吉他的快速反複,沒有旋律的和絃,瘋狂踩擊的雙大鼓,以及主場咬詞不清的低吟狂吼,他的歌詞非常陰暗,通常跟死亡或是器官聯系在一起,因此又被人稱為“死亡搖滾”。

而朋克樂,其實就有一點兒死亡搖滾的味道。

不過和後者相比,前者的口味倒是沒那麼重,歌詞也沒那麼陰暗,但是在普通人聽來,依然是充滿了難以理解和嘈雜的。

難怪剛才那個人說他們的音樂一般人接受不了呢。

可是這幾個年輕人的表演的確不錯,那低沉嘶啞的吟唱,在他們的口中,聽起來倒是有那麼幾分味道,特別是聽久了,竟也有一種讓人熱血沸騰的感覺。

“不錯,難怪會被太合看上!”旁邊有歌手情不自禁的贊揚起來。

“看來那個華國人要倒黴了。”也有人幸災道:“聽說華國的搖滾一般都是輕搖滾,怎麼能和我們大和民族的搖滾相比較?”

“就是,而且他只有一個人,怎麼可能唱的出搖滾的感覺來?”更有懂行的人有理有據的分析到。

眾所周知,搖滾一般都和貝斯、架子鼓、電吉他等樂器分不開,可一個人,怎麼可能在同時使用這些樂器的時候,還能演唱呢?

如果沒有這些樂器伴奏,又哪能唱出搖滾的感覺來?

這個華國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傻,光是從先天上就已經輸了嘛!

然後等到那個叫做“菊與花”的年輕人團隊表演完之後,周圍的歌手都獻上了掌聲,同時用好奇的目光看向了吳良。

這樣的表演,他還有信心挑戰嗎?

卻看到吳良站了起來,突然對周圍的人問到:“對了,大家有沒有誰會敲架子鼓,彈貝斯的,麻煩來幫下忙!”

眾人暈倒,原來他這時候才來找救兵呢?

當即就有幾個歌手舉起手來,回答道:

“我會架子鼓。”

“我會貝斯。”

“我會電吉他!”

……

“好,齊活兒!”吳良找齊了人,同時把手裡的一張歌譜遞了過去。

“你們熟悉一下曲子,等會我們直接表演。”他說道。

那個幾人一起把頭擠了過來,好奇的看著他手中的歌譜。

這時候他們才發現,原來剛才這家夥一直在那裡寫寫畫畫,就是在寫這個東西啊。

“這是你剛才寫的嗎?”一個助拳的哥們兒好奇的問到。

“嗯。”吳良點點頭。

“是你以前做好的曲子吧?”幾個人看完之後,都覺得這曲子很棒,也很成熟,看上去似乎有些勝算的樣子。

可是這樣的曲子,應該不是臨時譜就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