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 我要打五個(第2/2頁)
章節報錯
他似乎已經看到了這部電影上映之後,人們又一次蜂擁而至前來觀影的熱鬧場面。
“太棒了!”他高興地對岑叔說道:“不愧是岑叔,這個故事,我看拍成電影一定能成為經典!”
岑叔也很高興,笑眯眯地回答道:“那還要多虧了你寫的主題曲,才讓我又找到了靈感呀!”
吳良微微一笑,突然想起一件事,問到:“那這部戲你準備投資多少?”
岑叔面色一滯,有些苦澀的說道:“這次投資可就大了,我估計得比第一部 多花一倍。”
“怎麼會這麼多?”吳良不解的問到:“感覺大場面也不比第一部 多啊?”
“主要是演員的片酬張了。”岑叔搓了搓手說到:“當時拍第一部 的時候,也沒想到能火成這樣,所以跟大家簽的都是部頭約,現在還找他們來拍第二部,片酬就翻了番啦。比如譚文定,他拍第一部的時候要價才500萬,現在已經漲到1200萬了,我估計等到第二部拍完,他直接漲到2000萬都有可能。”
“哦。”吳良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
演員漲片酬這種事,是很正常的,誰也無法說什麼。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不忿,心想我拍電影捧紅了你,結果第一部 火了,你第二部就要漲我的價,憑什麼呀?
你丫的也太沒良心了吧?
但其實這種想法就跟我們以前說的老闆培養員工一樣,我給你機會,讓你歷練,讓你成長,你憑什麼還要從我這兒拿工資呀?
一樣的悖論!
你拍戲捧紅了演員沒錯,但你真的敢說,離了這個演員,誰來拍這部戲都一樣能紅嗎?
演員和好戲,從來都是雙生一體的,你可以說是演員成就了好戲,也可以說是好戲成就了演員,但雙方無論誰離了誰,都不見得還能達到今時今日的高度。
你能想象《大話西遊》沒了周星星,《阿甘正傳》沒了湯姆.漢克斯,《英雄本色》沒了發哥,最後的結局會是怎樣嗎?
米國就曾經有一部叫做《蜘蛛俠》的電影,主演是託馬斯.奎爾,當時可謂是紅極一時。
那部戲,一口氣拍了三集。
但之後託馬斯.奎爾卻和《蜘蛛俠》劇組鬧掰了,原因就是他要價越來越高,片酬從幾百萬米元漲到了三千萬不止。
劇組不願對貪婪的男主角妥協,於是他們幹脆另起爐找,重新找了個男主角,叫做克裡斯.騰生,另外拍了三部《蜘蛛俠》。
在劇組看來,“蜘蛛俠”才是這部戲的核心,反正戴著面具,誰在乎面具下面的那個人是託馬斯.奎爾還是克裡斯.騰生呢?
結果《新蜘蛛俠》慘遭重創,哪怕劇組使用了更先進的特效,花更多的錢拍攝了更震撼的場面,但觀眾們就是不賣帳,他們直言一點兒也不喜歡克裡斯.騰生的“蜘蛛俠”,他們更喜歡那個面容青澀鼻尖殘留著幾顆青春痘的託馬斯.奎爾。
眼緣這個東西,特別神奇,有時候明明兩個人差不多,但大家就是喜歡其中的一個,討厭另一個,你都搞不清楚是為什麼。
所以除非你有特別的眼光和信心,一開始就已經準備好了要拍好長的系列,然後提前和演員簽下“打包合同”,否則你就只能承受演員一次次的漲價,若是你忍受不了,要麼換演員,要麼這部戲也就別拍了。
吳良雖然不是演藝圈的行內人,但在劇組呆了一段時間,也明白了裡面的一些門道,所以對於岑叔說的話,他都能理解。
再說了,譚文定的叫價其實也沒那麼過分,一千多萬的片酬,這只不過是一般的一流明星的要價,想想那些既沒演技又沒閱歷,甚至連臺詞都背不下來的小鮮肉,動輒開口就是幾千萬的喊價,這個價格已經很公道了。
不過吳良還是忍不住開口提醒岑叔道:“這部戲如果還要拍第三部 的話,岑叔,你可得先跟他們把價格談好了……”
“我懂的。”岑叔也是業內的老人了,哪能不明白這裡面的彎彎繞繞呢?
當初他只是不敢肯定自己的《馬行貞》到底行情怎麼樣,所以才沒有跟譚文定等人談後面的事情,現在既然已經知道《馬行貞》有市場了,他又怎麼不稍微考慮的長遠一點兒?
他其實早就已經做好準備,這一次談價,要一口氣談一整個系列的“打包價”了。
其中可能有《馬行貞3》,《馬行貞4》……
“對了,你這次準備投多少錢?”岑叔自顧自思考了一會兒,突然又問吳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