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聰明的腦袋正在掉毛(第1/2頁)
章節報錯
杜鴻飛一輩子都在華語音,從前半生的樂壇精英,到後半輩子的網站管理者,他這一生,親眼見證了華語歌壇的繁榮與衰落。
他曾是這份繁榮的建設者,卻也是這種衰落的推動者。
但這些都是大勢,他只是順勢而為,從未覺得有什麼不妥。
唯有一件事,卻讓他遺憾了大半輩子,那就是關於版權的紛爭。
這裡說的版權,主要是指歌曲的版權。
杜鴻飛自己也曾是一名音樂製作人,所以他很清楚,華語樂壇的沒落,大部分都和版權的保護不力有關系,如果不是因為太多盜版和免費分享渠道的崛起,音樂圈絕不會是如今這副要死不活的模樣。
可是這些都是事關國計民生的大方向大政策,國家不重視,他一個普普通通的音樂人又能怎麼辦?
做音樂不賺錢,做好的音樂被人家免費拿去分享給聽眾賺流量,花大錢做出來的專輯卻便宜了盜版商,曾經銷售火爆的磁帶歌碟銷量一降再降,大量的音樂人因為賺不到錢而投身其他行業,音樂圈的衰敗,由此至始。
杜鴻飛也是沒能堅持下來的音樂人之一,只不過他悄然投身到了音樂行業的另一面——免費分享渠道商的懷抱之中。
變成了叛徒,他後悔嗎?
可是有什麼辦法呢,他也要吃飯,也要養家餬口啊!
人家說,在其位者謀其職,杜鴻飛從一個音樂人變成了音樂網站的管理者,他的思維也隨之發生了變化,以前令他夙夜難寐的音樂版權,如今同樣也令他坐臥不安,只不過一個是想要別人付他錢,一個卻是自己不想付別人錢。
就一個網站管理者的角度而言,杜鴻飛是肯定不想付吳良這份版權費的,因為整個行業都沒有這種規矩,大家已經習慣了免費聽歌,免費從新人那裡獲得源源不絕的新資源。
但他偏偏遇到一個愣頭青,非要跟他死磕,非要跟整個行規作對。
如果杜鴻飛再年輕氣盛一點兒,說不定直接就把吳良打入了黑名單,這家夥別說想要版權費,估計一輩子都沒法在愛聽音樂網上再發表任何作品。
可是已經人過中年的杜鴻飛,現在的思想更平和,想的東西也更多。
版權費這個東西,說起來好像挺嚇人,但實際上又有多少呢?
以天王劉雲霄為例,愛聽音樂網發布他的歌曲,每首歌給劉天王的版權費能有多少?
一千塊。
沒錯,不是九萬八,不是九千八,就是比九九八多兩塊的一千塊。
畢竟這只是使用權,又不是全版權。
像那些ktv,一首歌付給歌手的版權費其實也跟這差不多,平均下來,觀眾點一首歌大概歌手也就只能得到幾分錢的樣子。
這點兒錢相對於一首歌的製作成本而言,算什麼?
但音樂網站為什麼咬著牙不肯鬆口,除非歌手鬧到要跟他們打官司的地步,否則他們絕不妥協?
就因為這個口子一旦開啟,那就不再是一兩個歌手的事,而是成千上萬人的事。
每年在這些音樂網站發布的歌曲有多少?隨便一統計,沒有一萬也有八千吧?
一首歌一千塊看起不多,但一萬個一千,八千個一千呢?那費用可就高到天上去了。
網站還要不要賺錢?員工還要不要發工資?水電稅收還要不要交?
也許有人會說,這些錢找聽眾收不就行了?
可現在還有幾個人聽歌肯給錢的?免費到你網站上去聽,那就算是很給你面子了,你不做免費,自然還有別的人做,華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人。
歸根到底,沒有國家在背後進行規劃和整治,沒有國家力量來推動這件事的發展,版權保護始終都只是一座空中樓閣,看得到卻沒人觸控得到。
可是照現在的情況來看,國傢什麼時候會對版權保護進行整改?
估計連國家自己都不知道。
所以杜鴻飛的遺憾還在繼續,音樂網站的免費路線依然要堅持到底。
真正倒黴的,只有類似於吳良這樣的音樂圈新人,在沒有打響自己的名頭之前,在沒有獲得和音樂網站平等對話的資格之前,他們還是隻能忍受各大網站的剝削,只能任由盜版商肆意搶奪他們的勞動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