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4章 軍團千錘百煉成、只若不死、猶自衝鋒(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1234章:軍團千錘百煉成、只若不死、猶自衝鋒
血櫻武士團身上的鎧甲,是他們的專用戰甲,全都是兩毫米厚的碳鋼衝壓成板狀,縫製在皮革上做成的。
沈墨深知東瀛這個民族的特『性』,他知道一具輝煌的燦爛的戰甲穿在身上,對於這幫武士的戰鬥力,有著非同一般的加成。
所以……沈墨就特意給每一塊戰甲上做了鏡面拋光。
就這樣,當這些戰甲穿到這些武士身上的時候,把他們每個人都弄的跟個穿衣鏡似的,全身上下閃閃發光!
而且這些戰甲,同時還有另外一個特點。就是在他們的背後只有皮革,沒有任何鋼鐵防護。
用沈墨的話來說:“真正的武士在戰場上,如果不是已經死在了衝鋒的路上,他一定就是在衝鋒!所以後背又何需防護?”
沒想到的是,沈墨的這番話,和這種“一往無前式”的戰甲,立刻就把他這位主公的形象,在血櫻武士團全體戰士心中的地位,又拔高了一層!
“所以說,咱們的主公,才是真正的武士!”差不多所有的血櫻團戰士在聽到沈墨的話之後,都是這麼想的。
除此之外,這600人還分門別類的被沈墨授予了各種武器。
其中的200人,身材“高大”健壯,使用的是長達一丈五尺長的長槍。
這種長槍使用鑄鋼槍頭,打磨得雪亮鋒銳。同時槍桿前方靠近槍尖的一米之內,還包上了一層薄鋼板,以防止槍桿被人斬斷。
至於第二個200人,沈墨他們使用的是特製的鋼臂弩。
在這個遠端『射』擊團隊裡,之前基本上都是東瀛和弓『射』擊的高手,組成了這支遠距離攻擊小隊。
不過沈墨一看見他們手中,那種彈棉花弓子一樣的“和式大弓”,就特麼頭疼!
另外弓箭耗力太大,不利於長期作戰。所以沈墨給他們配發了鋼臂弩箭。
這些鋼臂弩除了改進了瞄準具,讓『射』擊更加精準之外,和西夏人配發的鋼臂弩差不多是同一個型號的。
而剩下的200人,沈墨給他們配發的是統一製造的武士刀。所以這200人,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拔刀隊”。
要知道這些東瀛武士,原本都是擁有自己的武士劍的,甚至有些還是家傳的寶劍。
不過這些武士劍,卻讓沈墨根本看不上眼。
原因就是在鎌倉時代,武士劍的鍛造技能還未達到巔峰。實際上這些武士劍在戰場上的破損率是極其驚人的。
即便是在後世的戰國時代,武士劍的鍛造已經到達了巔峰的時期。那時候的每一場戰鬥中,武士劍的平均破損率都是百分之一百一十六……換句話說,一個武士差不多每打一場戰鬥,都會打壞一把武士刀。
實際上這其中的原因,就是武士劍的鋼火實在太硬。雖然這樣的鋼火能讓劍鋒研磨得極其鋒利,但是也同時讓刀身變得很脆。
即便是武士刀上有芯鐵包鋼的技術,但是兩刀相碰的時候,劍刃的破損卻是難以避免。
不過這個劣勢,在東瀛戰場上卻是顯現不太出來。
因為整個東瀛諸島上的軍隊,基本上都沒有像樣的鋼鐵戰甲,也沒有什麼沉重的兵刃。所以這些武士劍單單對付無防護的敵人,還是完全可以應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