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年前沈墨收復燕雲十六州時,雲州所在的“山後九州”也被一同納入了大宋版圖。在那之後,大同府就開始在沈墨的治理下迅猛發展。

因為這裡有極其豐富的煤炭資源,而沈墨推廣的工業化程序,使得北方一帶的工廠需要大量的優質燃煤,用於蒸汽機執行。

這就使得大同府的發展,在這幾年中都是一日千里,尤其是經濟方面更是極為迅猛。

大同府的人口結構裡,佔大多數的漢族在這幾年中擺脫了蒙人對他們的歧視和壓榨,使得這裡的百姓和商人都對沈墨十分感激和景仰。

所以這一次,當李慕淵進軍大同府的時候。一說要守住大同,以免這座花團錦簇的大同城被蒙古人糟蹋了,大同府上下軍民也都是極其擁護。

……

李慕淵到了這裡之後沒過多久,這位元首門生的手段也讓大同府裡的居民大開眼界!

這次李慕淵趕到大同府,先帶來了二萬名精銳的正規軍部隊。其次就是帶著一個龐大無比的輜重軍團,然後在他的手上還有巨量的軍費!

為了防止大同城長時間被蒙軍攻擊,造成困守的局面。李慕淵一來就揮舞著四海商社銀票,大批收購糧食!

因為在大同府內,除了軍隊還有三十五萬百姓。這些百姓數量巨大,自然不能撤出城區。而他們食用的糧食一旦不足,就會成為這次防守戰的一個巨大破綻。

所以李慕淵放開手腳大肆收購各種糧食草料,提高了價格之後,很快就將大同附近的存糧,全都吸引到了府城裡面。

同時他還讓大同附近收穫完糧食的農戶,全都舉家向南撤退,避免這些農戶在蒙軍久攻不下之際,成為蒙軍豺狼洩憤的物件。

沒過多久,大同周圍的城鎮鄉村就盡數撤往了南方,只留下了這座巍巍雄城!

……

此時大量的輜重部隊,將防守用的武器裝備、彈藥軍糧運進大同府。之外還有一支龐大的工程兵隊伍,開始加固城防。

李慕淵在大同城內徵集民夫,配合工程兵一起修築城防工事。在大同府的城牆下方,一片片巨大的水泥預製構件飛快地聳立起來。

這裡面最為醒目的,就是一個個直徑超過兩米的水泥管道。這些鋼筋預製的水泥管道被運送過來之後。隨即就像是棋子一樣形成了整齊的一橫排,被豎立在了大同府城下。

在這些管口朝天的水泥管道里,兩個就可以放下一個步兵班。當它橫向排列開來之後,厚重的水泥管可以作為步兵掩體,高出地面兩米的結構,使裡面計程車兵可以居高臨下,向遠處開槍。

而且這東西在戰鬥結束之後,正好可以用來修築大同府的地下水排放系統……一聽這主意大家就知道,這種一準兒又是國防軍參謀部裡,那幫猴精猴精的年輕人想出的主意。

除此之外城外的大片雷區鐵絲網,城上的火炮陣地、觀察哨塔、隱蔽軍火庫、地下糧倉、士兵營房,全都在螞蟻般巨大的人潮中,飛快地建造完成。

用於大同城防禦的所有附屬設施和裝備,全都是由龐大的輜重兵團,從襄陽一帶運送過來的。沈墨多年來構築的後勤系統,這一次爆發出了極其強勁的力量!

喜歡南宋第一臥底請大家收藏:()南宋第一臥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