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倒是奇怪了,趙金錠和伍朝陽見到這樣的情景,也不由得心裡暗自稀奇。

這時他們兩個人還不知道,沈墨的弟子成無恨已經在金國身居高位,把持了整個金國的情報系統。

甚至他在金國的軍隊裡,也安插了不少通州派給他的情報員。像是成無恨身份的情報都是絕密,趙金錠和伍朝陽他們的保密級別不夠,還了解不到這些情況。

不過眼前發生的事也讓他們兩個意識到,小分隊這次行動,毫無疑問還有金國的內應支援。這樣一來把握就更大了。

……

眼看著這支船隊一路穿行水道,來到了金國南京附近。然後他們順著水道繞城而走,在黃河上行駛了一段。

沒過多久,護送他們的那支金國船隊也悄然離去,小分隊在金國衛州附近棄船登岸,到達了黃河北面。

等上岸之後,他們隨即去掉了身上的偽裝,一百多人的小分隊都穿上了海軍陸戰隊的作戰服。

他們在衛州通向北方的大路上,沿著路邊的密林隱藏行跡,繼續向北進發。

這時的趙金錠開啟作戰地圖,用指北針稍一辨認,就認出了這個地方。

這條路通往的地點,是衛州附近的黎陽關,到了這個時候,他已經明白了顧天元的用意。

黎陽關位於古黃河北岸,與對岸的滑臺今滑縣)隔河相望。千百年間,它不僅是兵家角逐中原的重要關塞之一,也是商賈客旅出人黎陽今浚縣)南行大梁今開封)的交通要道。

換句話說,那支金國密諜團要想穿過金國去往通州,這裡就是他們的必經之路!

黎陽關又叫白馬津,要說這兩個地名,即便是不熟悉歷史的人聽到,也能知道是個什麼樣的地方。

一般凡是叫“關”的地方,勢必會有一座關城。這裡是往往是交通要道,地勢險峻,想繞過去是很困難的,不然的話也就沒有了修建關城的價值。

而地名中要是帶著“津”字或者“渡”字的話,一般都會是河道的重要渡口。這裡一般都是河流水勢平緩,沒有激流險灘,而且河道兩側都有大路的地點。

所以這個地方又叫黎陽關,又叫白馬津,交通要道的地位是一看便知。

除此之外,這座關城還有個名字叫四女臺,據說是由於當初築臺建關時,因黃河水勢兇猛,基石無法扎牢。最終官府請來了巫仙占卜,說是需將四名貞潔烈女墊進臺基,才能保證平安建造。

這時北岸黎陽縣令有兩位女兒,得知此事後為了不騷擾民眾,自告奮勇,情願以生命換取黎陽關建成。

同時,黃河南岸的滑縣縣令膝下無女,於是民間有兩位深明大義的烈女,就認他做了乾爹。

隨即這四名女自面對滾滾波濤,含淚與親人訣別,跳入水中,黎陽關才因此順利建成,也從此留下了“四女臺”這個名字。

喜歡南宋第一臥底請大家收藏:()南宋第一臥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