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一切,在鐵木真看來是如此熟悉,像是深深融入了他的血脈,又像是他人生的縮影。

一生征戰,從不停歇,開疆擴土,滅國無數!古今英雄,兵威有如此之盛者,唯有他一人而已!

隨即他這三支萬人隊,劈頭蓋臉地迎來了暴雨般的槍彈!

……

沈墨的軍隊從頭到尾都沒下馬,當他們發現蒙軍的異動後,就迅速在狂奔中向中間集結,從獵殺陣型變成了突擊陣型。

前排的宋軍士兵一邊向前疾馳,一邊站在馬鐙上用身體作為緩衝。他們穩穩端著步槍,射出了密集的彈雨。

在他們後面的宋軍騎兵也在狂奔之際,手裡端著粗短的榴彈發射器。戰士們調整好了發射角度後,頭也不抬地將一顆顆手榴彈發射出去。

這片怒射而出的彈雨,在飛行了三五百米之後,落入了狂流般的密集騎兵當中,隨即在蒙軍的前鋒線上爆出了一片火海!

……

此刻的成吉思汗,因為畏懼宋軍的火器殺傷,一面命令士兵向前衝鋒,自己卻落到了最後。

而與之相對的,大宋元首沈墨則是帶領軍隊衝在了前方。此刻宋軍向前衝鋒的陣勢,已經和蒙軍的衝鋒隊伍迎頭相撞在了一起。

雖然雙方軍隊正在對沖,但是實際上兩條鋒線之間的距離一直都在百米開外,蒙軍甚至從未接近過宋軍的百米之內。

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宋軍戰士手中的擲彈筒火力實在太猛了。這種近戰面殺傷武器,在面臨蒙軍陣營時甚至根本不需瞄準,在馬上只要概略將炮口對準前方,開火就行。

現在宋軍戰士們都在瘋狂向著擲彈筒裡填裝手榴彈,然後抬手向敵軍射過去。在最前面的鋒線上,向前衝殺的宋軍戰士,也在不停的一邊疾馳一邊開槍。

武穆三型和武穆二型步槍爆發出來的火力極其迅猛,粗大的步槍子彈完全無視敵軍的盔甲,在百米之內往往可以接連洞穿兩三個人。

即便是擊中馬匹,一發十毫米子彈也足以把雄壯的戰馬,掀個人仰馬翻!

如今宋軍瞄準的目標,就是那些在擲彈筒的打擊下所剩無幾,稀稀拉拉的蒙軍騎兵。更何況當敵軍再度接近時,當僥倖漏網的蒙軍騎兵舉起燧發槍準備射擊之際,他們還會遇到劈頭蓋臉的霰彈槍攻擊。

在宋軍部隊的最前方,是特戰營戰士和統帥衛隊。他們見到近距離的敵軍冒煙突火,衝出了擲彈筒爆炸區之後。就會毫不猶豫的放開手中的步槍,讓掛著三角揹帶的步槍自然下垂在身側。

然後他們就會拔出鞍袋裡的霰彈槍,一扣板機就是一片彈雨,向著敵軍射去。

這種後世用來打獵的槍彈,在騎兵衝擊的時候最是管用。因為在顛簸的馬背上難以瞄準的缺點,被一開槍就是一片鉛彈的霰彈槍,完美地彌補了。

所以接近他們的蒙軍往往端起槍還沒來得及開火,就被劈頭蓋臉的彈雨打得渾身是洞。

更何況還有那些人馬如龍,精銳中的精銳……大宋元首衛隊!

喜歡南宋第一臥底請大家收藏:()南宋第一臥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