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9章 廣忠益兮集眾思、英雄少年、名將之姿(第2/2頁)
章節報錯
……
“解決的方案,往往就是在這些爭吵中產生的。”
這時的沈墨趁著屋裡一片混亂,向著史天澤小聲笑道:“真理越辯越明,這幫孩子們爭執不下就到沙盤上去實戰推演,往往幾次之後就會拿出最靠得住的辦法。”
“然後這幫人就會集思廣益,把這個最好的辦法完善到最佳程度……這就是通州軍參謀部的職能。”
說到這裡,沈墨喜滋滋的挑了挑眉毛。看他的樣子十足就是發現自己養的小豬,已經長大到會到處拱白菜時的神情。
看到這位統帥的樣子,史天澤也不由得啞然失笑,同時他心裡卻又是暗暗震撼不已。
要說這幫孩子們身上體現出來的素質,真是讓史天澤覺得眼界大開。
此刻他真恨不得把自己的倆兒子都塞進這間會議室裡。哪怕就是讓他們在這裡天天聽著,在這樣的薰陶之下,將來也不難成為一代名將!
……
其實沈墨設定的參謀部制度,是後世經過了戰爭洗禮之後,演變出的一種非常完善的軍事體系。
它的核心就是三國時期的兵法大家諸葛亮,在《教與軍師長史參軍掾屬》中所說的:“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
正是這句話,在後世中演變成了“集思廣益”這句成語。而這樣的思想體現在用兵上,也使得戰爭形勢徹底發生了變化。
原本在古代,完全是依靠將帥的個人能力作戰。而一個人的智慧終究有限,難免會造成遺漏和錯誤。
反之,參謀部制度卻是彙集了很多人的智慧,使得軍隊很難再因為一個人的錯誤發生覆滅的慘劇。
至於這些年輕的參謀,則是沈墨精心培養出來的精英之才。
在沈墨的手上,對於軍事人才的培訓始終都沒有停止。甚至還總共形成了三級培訓制度。
這裡邊的第一級,當然就是沈墨的利刃營。
這個最開始猶如私塾一般由沈墨親自授課,第一期只有區區二三十個學生組成的小型軍校,如今已經成了一個學習軍事的專科學院。
在利刃營一期之後,沈墨已經不在從頭至尾的給學生們上課,而是偶爾在軍校中客串講學。
在利刃營三期以後,他們招收的目標也不僅僅是立足於沈墨救助的孤兒,而是在民間挑選了七八歲左右的適齡兒童,招收到軍校進行系統培訓學習。
當然這些孩子們由於各自也有家庭和父母,所以就再也沒有像天驕一期那樣,全都由沈墨給他們起名字,而是用的自己的本名。
所以當這些孩子們在走上戰場,成為青年軍官或者作戰參謀的時候,他們實際上已經經過了很長時間的專業軍事學習。
也就是說在六七年之後,當這些孩子真正成熟之際,沈墨的部隊裡將會出現一批由現代化制度培養出來的年輕軍官,到那時才是通州軍戰鬥力真正爆棚的時刻!
喜歡南宋第一臥底請大家收藏:()南宋第一臥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