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9章 鳴蟬先覺金風動、心有靈犀、千里關情(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2789章:鳴蟬先覺金風動、心有靈犀、千里關情
一大清早蒙軍撤退得極為乾淨利落,堅決得讓人詫異。
眼看著天亮過後還沒有半個時辰時間,漢江對面如山如海的蒙軍已經走了個乾乾淨淨,只留下滿地的火堆痕跡和馬糞。
從蒙古大營產生異動開始,姜元帥就一直在襄陽城頭觀察著蒙軍的動向。
在這之後她回過頭,向著自己的麾下戰將說道:“看來應該是統帥到了……蒙軍這不是在撤離,是在逃跑!”
“萬一這要是敵軍調虎離山的詭計呢?拖雷那傢伙的心眼兒可不少!”這時的大腦袋劉烈,在旁邊不失時機的提醒了姜元帥一句。
其實他的擔心也沒錯,因為假裝戰敗、狼狽撤離後吸引敵軍追擊,一向是蒙古人最愛使用的戰法。
他們在遇到強敵急速撤退之際,根本就不會考慮面子之類的事。蒙古人一向喜歡用這種做法,把敵人從堅固的城池和防線中引出來,然後再拉到他們最熟悉的野戰環境中慢慢磨死。
聽到了劉烈的提醒,就見姜元帥搖了搖頭道:“拖雷早有退意,只是承受不了失敗的後果,過不了面子這道坎兒罷了。”
“我見過很多能把別人逼得走投無路的人,但是現在有人把拖雷嚇得連臉都不要了……這就只有咱們家統帥!”
“這麼長時間足夠統帥關門打狗,昨夜拖雷肯定是接到了後方告急的戰報……反正咱們也不打算追擊過去,就算他真的耍什麼花樣也沒用。”
說到這裡時,就見姜俞馨元帥轉過頭去,重新開始對眾將佈置襄陽城附近的防務。
……
那麼大家可能要問了,這麼多天過後,沈墨明顯已經帶著自己的主力野戰軍堵住了拖雷的退路,並且將他困在這個縱橫長寬都不足三百里的南陽平原上。那沈墨為什麼不用一貫的飛鴿傳書手段,向姜元帥通報目前的戰況呢?
這麼想的人,一定是對所謂的飛鴿傳書有什麼誤解。因為信鴿這種通訊手段,實際上是一種點對點的情報傳遞方式。其中最大的一條限制,就是信鴿只會飛往它從小長到大的地方。
也就是說,如果沈墨要想向襄陽傳信,他就要把一群信鴿在襄陽養大。讓它們在襄陽的天空飛行,熟悉那裡的地形地貌。
在這之後,沈墨才能把這些信鴿帶走,再用它來向襄陽傳信。
一般來說,訓練精良的信鴿即便是遠隔數千裡,都可以直接飛回自己家鄉,一直到進入自己從小長大的鴿籠裡為止。
也因為這個原因,之前的沈墨因為身邊帶著信鴿,才使得他可以將重要情報和命令發往大宋的各之部隊裡去。
可是襄陽這裡卻並沒有沈墨的駐軍,所以也沒有飼養信鴿的站點,這樣一來他就無法用信鴿向襄陽一帶下達命令。
所以知道了這一點之後,大家就可以明白。在影視劇中出現俠客在荒郊野外時,突然接到飛鴿傳書這件事,有多荒誕無忌了……因為那根本就是違背鴿子行動規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