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它用五號信鴿送出去,”沈墨說著,把這張紙條交給了李凌豪。

這時的李凌豪居然看到統帥的眼中,閃過了一絲憂慮。

當他一邊向外走的時候,他還一邊捏著這張紙條暗自想道:

“可有些日子沒看見統帥『露』出這樣的神情了,他的心裡,到底在擔心什麼?”

隨著一隻矯健的信鴿飛上了天空,這道由沈墨親手發出去的命令也伴隨著信鴿的翅膀,直上青雲九霄!

……

斡難河,也就是後世的鄂嫩河。

它也被叫做鄂倫河、鄂諾河或敖嫩河,古稱黑水。

斡難河發源於蒙古小肯特山東麓,與音果達河匯合成了石勒喀河,它是黑龍江上游之一,也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

恰好在二十年前的1206年,成吉思汗就是在斡難河流域即位為大汗的。

在九月中旬這個季節,蒙古草原上的牧草已經開始成片發黃,從西北吹過來的風中也帶來了透骨的寒意。

流經這裡的斡難河水乾淨碧藍,平靜得就像是一塊深邃的藍寶石。在一片廣袤無邊的枯黃草原上,這條靜靜流淌的河流兩側,全都是逐水草而居的牧民。

隨著太陽漸漸升起,草葉上晶瑩的『露』珠開始化作蒸騰的晨霧。斡難河兩岸的沿河一線,生命力頑強的梭梭草和駱駝刺拼命在溼潤的河床泥土中向下深深紮根,做好了度過寒冬,來年再發芽開花的準備。

一大清早,牧民的營帳附近就是人喊馬嘶的一片喧囂。身穿蒙古袍的『婦』女們拎著木桶走向了牛群,正準備收穫清晨的第一批牛『乳』。

而那些臉龐黝黑髮紅的壯實男孩們,也開始挎著籃子在牧場上奔走,撿拾乾硬的牛糞餅。

這些牛糞餅每當裝滿一籃,就會被他們拎回家去,碼放在自家的蒙古包旁邊。在它被們徹底晾得乾透之後,就是孩子們的額吉母親)用來生火做飯的燃料。

等晨霧開始消散之後,女孩子也開始把家中的『奶』豆腐和『奶』皮子拿出來,放在外面晾曬。

和後世咱們所想象的,蒙古人吃成天吃羊肉不同。他們的飲食習慣並非以肉食為主,普通牧民的主食其實是各式各樣的『乳』製品。

等到太陽昇起了一杆子高,擠牛『乳』的『婦』女也開始回到自家的營帳,把牛『乳』放在鍋中熬煮。

她們要做的這種東西,蒙古語稱之為“烏日莫”。是蒙古族經常食用的一種『奶』製品,也就是咱們剛剛說的“『奶』皮子”。

等鍋裡的牛『乳』將要沸騰之時,這些蒙古族『婦』女開始用勺子用力攪拌,使得牛『乳』生成『奶』沫。

泡沫開始漸漸豐富了以後,再點入一點點生『奶』。這時候牛『乳』中的脂肪就會開始凝結,形成一層黃『色』的『奶』皮。

在這之後把它取出來冷卻晾乾,就成了『奶』皮子。

因為『奶』皮子是牛『乳』中的脂肪凝結而成,所以營養非常豐富。它可以存放很久都不變質,運輸時也不佔地方,吃起來的時候很有嚼勁,特別頂餓,所以在牧民中非常受歡迎。

這個時候,男人也紛紛走出了營帳。

他們吃了幾碗被稱作“艾日格”的酸『奶』漿之後,隨即就精神抖擻的跨上了戰馬,匯聚在一起,準備到草場上打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