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一章 禍福難料定(一)(第2/2頁)
章節報錯
蕭玉是個老實人,他斷然不會想到這些,非但想不到,看起來亦是一臉不知內情的模樣笑著道:“獨孤兄有此胸襟,貧道著實佩服,可不巧的是段長老隨趙潛長老下了山,並不在山上清修。”
“不在山上?”
莫少英故作驚訝,心裡已是樂開了花,倘若他再得知這是唐堯暗中無意“襄助”的結果怕不是笑掉大牙!這豈非天賜良機?他一直認為自己是個不祥之人,不曾想也有受上蒼連連眷顧的一天。
於是接下來的談話就讓人更加愉快了。
一個旁敲側擊、問得巨細無遺;一個憨厚真誠、答得言無不盡。九兒一旁插不上嘴也不想攙和,她對這般坑蒙拐騙的做法本是不贊同的,但她看得出莫少英對神泉很上心,也猜到他怕是要用不恰當的法子去試試那口神泉了,只是他為何定要去試試?倘若試了後會不會也和這個蕭玉一樣時時能借助心魔虛影“剋制”慾念從而變成只知梅妻鶴子的“呆子”。
如此、那自己豈不是連一點希望都瞧不見了?九兒一頓胡思亂想,渾然不覺已是情竇初開,只道臉上臊得厲害,猶如黃昏晚霞抹上的紅彩。
夜。長夜,天上不見星子,眼前是面高山,黑黢黢的山體似已將星光盡數擋在了山外。
山體之上有危峰兀立,遠遠瞧去一如鶴骨龍筋,聳壑昂雲。那孤峰名曰「天月峰」,其上坐落著神霄仙闕,神霄派一派掌門褚塵便身居其中,三大長老分居左右,而唯有資歷年長的親傳弟子才有資格自由出入天月峰。
據蕭玉所言,這神霄派十年來廣納門徒,弟子無數,致使上清山中本用來供弟子居住的「望月坪」擁擠不堪,其上數百棟廂房靜室早已人滿為患,所以剛入門不足十年的弟子一律搬入後山丘陵一帶,平日無有命令不得擅入望月坪和天月峰,其道法武藝也經由居住在望月坪中的親傳弟子負責傳授。
而一些新晉弟子連後山丘陵「岱嶽坡」也去不得,索性搬入山麓之下,介於神霄派山門和上清縣之間,名曰「長生麓」。所以,整個神霄派從天月峰到長生麓之間,隱隱有一條界線,使得其內弟子論資排輩,涇渭分明。
很顯然,神霄派其內的規矩要比昆侖派多得多,可謂等級森嚴,制度分明,這似乎並不符合修道之士逍遙脫俗的做派。但神霄派執法堂趙潛長老堅持認為,無六律不成五音,無規矩不成方圓。神霄派上上下下數千弟子,若人人逍遙散漫出入自由,這上清山不就徹底亂套了麼?所以但凡本派弟子皆須謹遵門規。
而蕭玉與其師父木道人卻是神霄派中的異類。
這木道人位列神霄派中三大長老之一,本應居住在神霄仙闕中,其門下弟子皆居望月坪。可他偏偏領著最喜愛的弟子蕭玉搬入山下長生麓中與一眾低階弟子混居,又在每日辰時於所居之處「知微草堂」中開課講習。
如此一來,這對於長生麓中廣大輩分低的弟子不啻於天外福音,期間有什麼不明白的縱然不敢去叨擾木道人清靜也巴巴地來向蕭玉這個討教。
而蕭玉為人素來正直真誠,可謂來者不拒親囊相授,有問必答不存絲毫戒心。所以蕭玉在一眾低位弟子中人緣極好,人人見面俱是真心誠意地稱一聲“大師兄”。
以真心換真心本就是人之常情。
諸如大師兄莫方聞,三師弟莫仲卿,九兒,再如沈家堡堡主沈劍鋒,也有更多的人成天帶著一副虛偽的面具,行事千方百計不擇手段,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而莫少英自己呢。
他自從下山以來,每行一件事似乎都離“好人”這個概念愈行愈遠。
知微草堂中不但有好人蕭玉,還有長生麓眾弟子送來的好酒。雖都是清一色的果子酒,但對於蕭玉來說喝得還是太多了些。不過他還在喝,眼睛已然眯成了一條縫,不但眼前的莫少英已變成了兩三個,就連九兒似也格外嬌美了些。但他覺得還不夠,有道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可他卻非千杯不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