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仲卿看著亭子緩緩升高,眼前樹木不斷下降,然後樹梢,樹頂,不過數息的工夫,整個千色庭已落於亭下,心中不由驚奇道:“原來生門在第九條路上。”

叮當小嘴一撅,不屑道:“什麼生門不生門,這只不過是姑姑留下的玩具罷了。”

莫仲卿笑了笑並不反駁,轉而舉步來到叮當身旁感受著亭外迎面而來的罡風,憑欄而望處,亭角已高過樹冠,眼前豁然開朗。

只見四周圍繞著重重疊疊一如小山般的巨螺建築,粗略估計足足有十一,二座之多,離得最近的那座巨螺建築約莫在五十丈開外,其上螺旋凹凸斜上,錯落有致,那化石般的亮澤,望之滄桑古拙隱然生輝。

從亭中俯視而下,當可見佔地約有百丈的千色庭中,秀木繁陰,綠意盎然,八條彩色石子路若從這個方位向下看去,竟是一副經過巧妙偽裝的八陣迷宮,而自己與叮當二人從前庭過來的小路便是八陣中的乾位。其內小路盤根虯結,條條四通八達似乎並無死路,可轉念一想應是陣法未曾發動的緣故。

扶欄探出亭外,伸長了脖子仰頭向上,隱約可見八根臂膀粗細的鐵索吊在亭側八方簷翼上拉著亭子筆直徐徐向上。

莫仲卿居於其間但覺天風拂面卻不覺任何搖晃,不由贊嘆道:“此種設計就算是在人間,也只有帝王家和那川中唐門的機巧機關術才能與之比肩。”

叮當道:“姑姑去人間時偶爾路過那川中唐門,就隨手順了些圖紙回來給本族中的巧匠模仿。結果一連搗鼓三個月也就做出這破東西,平時還行,可一遇強風極不安穩。

我偷偷看過那個圖紙,上面的亭子不論是從花紋還是到構造都比這個精巧多了,還是兩座亭子一上一下,能承載多人的那種。可現在卻只能載上五六人拿來當當當玩具了。”

這聽起似是抱怨,可莫仲卿卻是還在叮當的眼裡讀出了一絲引以為豪之感。也難怪,那川中唐門機巧集聚幾代人的智慧,做出來的東西何等精細,能在三個月中就仿製出這等模樣也算頗有水準。

這時,遠看翠亭,憑風而立,穩穩上浮間,猶如孔明燈升。

於翠亭中極目遠眺,方圓百裡盡收眼底。高矮不一的十二巨螺環拱圍繞,那雄壯的月牙型石橋從宮闈內拖曳而出,通向東南方一座小小村莊。

村莊內阡陌交通,隱有細如螞蟻的行人往來通行。

許是午膳時分,家家戶戶炊煙嫋嫋,一派祥和寧靜,若不是莫仲卿看到那些風格迥異的石造建築,都差點誤以為此處應是人間某個世外桃源了。

村莊之外圍著一片密林,這片密林不但將村莊環繞其內,就連龍宮也被他護在其中,而向外圍望去,莫仲卿的臉上終於有了起了一絲驚異之色。

龍宮外西南方向草木漸黃,百裡外土地更是幹枯寸裂綿延千裡。再往前眺去,只見紫雲密佈的天邊,群山突兀陡峭,看上去冷冷清清,毫無綠意生機。

那山峰三五一群光禿禿矗立在一塊兒,彷彿一隻兇猛的巨獸張牙舞爪欲將天空撕個粉碎,又彷彿一團淩亂的荊棘叢林刺得人心生畏懼。

莫仲卿詫異道:“極西南方如此荒涼會有妖族居住麼?”

叮當不以為然道:“有、怎麼沒有,那可是響當當的明夷山。”

“那個萬聖明尊所居之處?怎麼選的地方瞧起來如此兇戾,看來脾性也是有些孤僻。”

叮當笑道:“差了差了,這明尊可是四妖王中最好說話的一位,也是和我們龍宮來往最為密切,我都有見過幾次可親哩。至於其他三位,除了九曲洞主我知道個名兒外,像那什麼黥面王,逍遙雙落都是妖界傳聞,是不是真有其事都還難說。”

莫仲卿眉頭一凝,奇道:“哦?他們行事既然如此神秘,又如何管制手下?就不怕他們無法無天,自立門戶?”

“噗哧!”

叮當張口一笑,剛要起唇作答卻不料莫仲卿眉頭一皺忽然沖將過來一把將自己摟在懷中,右腳一蹬亭柱又退開了欄邊數尺,表情殊為凝重。

叮當驚異之際不忘回頭來瞧這才發現令他如此忌憚的竟是一張倒懸空中的巨臉猿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