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莫少英憑著金牌禦令“突襲”了洛陽守軍,他以事先隱藏於洛陽郊外的兩千人馬,打得守軍丟盔棄甲倉皇而逃,而這批人馬本就是之前帶出城後,一直沒有隨孔鶴等人,投降獻城的原班人馬。

聞訊趕回的天子“葉康”急急率部又在途中遭莫少英“伏擊”,剛想轉回萬城卻又比輕裝而出的莫少英晚了一步,致使莫少英領著城中降軍趁勢追擊,聲勢大振。

自此天子不但丟了洛陽,就連萬城再也不可去了,唯有收拾“殘部”龜縮於函谷關不出,而皇帝本人在此戰過後竟是“氣急攻心、一病不起”,自此朝野震動,暗雲湧動。

自然,這一切都是莫少英和天子“葉康”二人事先商量好的計劃,如今孔護法已除,就等於刺瞎了定安王在萬城的一隻眼睛,而作為另一隻眼睛的莫少英,自然藉著昔日“少帥”的人望,順理成章地“臨危受命”,率領近萬將士鎮守洛陽,逼視函谷關。

定安王慕容恪得了訊息不禁大喜過望,大肆嘉獎的同時,竟留下近萬名七殺士卒,持續騷擾長安郊外村莊以此牽住各方急急而來的勤王部隊。

自己則帶著兩萬七殺雄獅向著函谷關快速逼近,打算與少帥莫少英來個左右夾擊,叫那假冒的天子‘葉康’無處可逃。

這一切自是按著劇本進行,當莫少英看著定安王慕容恪送來的信件時,臉上已是笑開了花。

這也難怪,只要這罪魁禍首一死,自己便能功成身退,屆時以這等功勳作為聘禮向那葉元帥提親,想必再不會辱沒他家門楣!

念及此處,莫少英摸了摸右邊臉頰想起了那夜留有的殘香,心中不住思忖,“葉千雪此刻應該站在函谷關的城牆頭,等著那慕容老賊親臨吧。”

莫少英美美一笑。

少時、屏退左右,單獨喚來了初一和楊德山後,看著二人,莫少英的神情居然漸露嚴肅之色,顯見他接下去要說的事情一定很重要!

“楊兄,今日少英能重掌軍權多謝有您暗中相助,此番自然少不得有所封賞,然而在封賞之前,少英有一席肺腑之言要與楊兄坦誠布公。”

莫少英話說得極為客氣,竟連稱呼都有所更改,這反倒讓楊德山有些不自在道:“楊某的命是少帥救的,別說是一句話,就算少帥要楊某去死,楊某若皺一皺眉頭便不算好漢!”

“好,其實少英救你本就是順水人情……”

接下來,楊德山聽著侃侃而談的話語聲眼神越瞪越大,滿臉不敢相信,莫少英見他這般反應莞爾一笑,便對著一旁不曾說話的初一道:“初一,看來楊兄似是不太相信,不如接下來的就由你來說吧。”

“是!楊兄,初一也是最近才知道的。”

說著,就將莫少英乃是朝廷派來的密探一事從頭到尾細說了一遍。

起初,楊德山深深皺起了眉頭,他一向信奉忠君不事二主的理念,所以對莫少英這等近乎詭道的做法有些不敢茍同。

但同時,他並非沒有瞧見天星軍的所作所為已與建軍初時極為不符,別的不說,就拿陳妄等人在萬城的種種劣跡來講,他便一萬個不答應,若不是少帥當初宰了那陳妄,說不得他就會挑個月黑夜風高的晚上,一刀剁下那人的狗頭,然後揚長而去。

所以此刻突聽二人推誠布公的話語,雖是初時隱有抗拒,但經過一番深思熟慮後,便欣然答允歸順朝廷,又立即便與二人一道商議如何動員其他將士,作最後的收網佈局。

這自然是莫少英最希望看到的結果,可送走二人後,原本的笑容卻漸漸隱沒,緩緩露出了一絲愁容,望著門外的天空,喃喃道:“青青那丫頭去哪裡了?莫不是被葉千雪帶去了函谷關中?”

莫少英能在商議軍機後立馬便想到這些,足見慕容青在他心中的份量已不亞于軍機大事,恐怕她一個的生死就能抵過千軍萬馬。

他希望她能在這場傾軋中活下去,這也是莫少英唯一能給的東西。

……

三月草長鶯飛,又是一年鳥語花香時。

落花村是洛陽西首十裡外的一座小村,這裡西臨函谷,東近洛陽,是兩者之間為數不多的村莊之一。又因地處洛陽後方,是以,萬城與洛陽之間的戰火併未波及到此處。

可如今,村中百姓聽東都洛陽,竟被敵軍少帥所攻陷,天子退守函谷關一帶龜縮不出。是以,這裡過往來客日漸稀少,村中上至村長,下至村民俱都惶惶不可終日。

可就是在這種境況下,一名女子卻是趕著一輛毫不起眼的破舊馬車來到了村頭。

一進村中便尋著村長拿出一大錠銀子,相煩為其空出一兩間院落以供休息。

自然,這趕車的便是那葉千雪,而車中便是那青青了。

二女自出得萬城,一路上葉千雪對青青照顧可謂無微不至。雖然青青到現在為止,還未與葉千雪多說過一句,可從日漸松動的表情上不難猜出,她的心裡恐怕早已沒有初時那股恨意了吧。

畢竟莫少英還活著,只要他還活著,也許就比什麼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