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升聽他的話語意思,似乎是要潘雄坐在這裡聽他們聊天了,葉升之前的想法,便不能說了,需要等待,等待到合適的時機才行。

潘雄在一旁,看向了葉升,他聽說是個王爺,也是蠻感興趣的,這個寧王是什麼人,以前倒是沒有聽說過,而且還姓葉,不姓王,真的是奇怪,就算是封王的話,不也應該會賜姓麼?這給個王爺的稱號,卻還是外人的姓氏,莫非只是一個打工的而已……

岐王那邊的意思,和蜀國之間,遲早要開戰,他們的情況,還是能掌握的越多越好。

“謝孫將軍。”葉升和氣的說道,他沒有轉頭,手掌向後,四指輕輕的勾了勾,他便走了過去,到了右邊的座位上,輕輕的坐了下來。李存幽心領神會,跟隨葉升,坐到了一旁,雙膝傾斜著,一副小家碧玉的模樣。

“寧王殿下請講。”孫義忠做了一個手勢,示意葉升,可以開始他的陳述了。

一旁的李存幽也是替葉升捏兩把汗,這種場合,他不可能會去說實情,瞎編的話,還得有邏輯性,而且要符合戰事,這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她沒有辦法插嘴,只能乾著急。

然而葉升,卻不緊不慢的陳述道:“孫將軍辛苦,前線戰事這般緊張,本王也是尋思著來前線看看,戰況進行的怎麼樣了,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王彥章在關外出現過一次,被晉國的人馬所傷,本王親眼目睹,所以這些天,若是他閉門不出的話,我可以解答你這個疑惑。”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最近我們兩國的軍隊無論怎麼叫罵,他們都不肯出來一個人,緊閉城門,我們沒有大舉進攻,每次試探性的進攻他們也都只是亂箭射過而沒有任何其他的動作,寧王告訴我這條訊息,很重要。”孫義忠思考了一番,他明白了前因後果。但他有所猜測,若只是這麼一件簡單的事情,不可能會讓寧王親自過來傳信,他既然不肯在這裡說,想必是因為有岐國的人在,看來有什麼事情,是岐國的秘密讓他知道了……

葉升看他那閃動的眼神,不由的心中感慨,果然和聰明的人聊天還是好,旁敲側擊的說兩句,他就能明白話語背後的意思,這種聊天,才真的舒服,不用特別費勁。

“寧王殿下要來前線看看情況,那屬下也向寧王回稟一下現如今的戰事。”孫義忠說道,“最近這段時間,戰事有些吃緊,據雍州城中的探子來報,王彥章派了人去宮中向皇上搬救兵,估計會在不久時日後會有援兵抵達,我們的時日不多。目前的狀況是我們蜀國有五萬人馬,岐國有五萬人馬,我們十萬大軍,強行攻城會損傷慘重,城中王彥章有六萬左右的守軍,雖沒有我們人數多,但是想要正面開戰,還需要等更強的攻城器械。”

葉升對打仗不是很瞭解,聽他這麼一說,也漸漸的明白了一些。葉升所懂的,不過就是黃石天書對於天地四象陣法人體的瞭解,排兵佈陣還行,但是攻城的話,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不過他捕捉到了一個很重要的資訊點:“如果救兵到了,他們的人馬我們一樣多,很有可能會出來打,對不對?”葉升猜測的問道。

“王爺此話不對,若是援兵至此,對方的人馬和我們一樣多,而且氣勢必然比我們已經停滯多天的要高很多,對我們來說,即使是在外邊作戰,也是極為不利。”潘雄在一旁,忍不住的打斷了話題,他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道。

“並非如此。”葉升搖了搖頭,他站起了身,走到了孫義忠的旁邊那一副大地圖旁,兩根手指並著指向了他們現在所在的地點,“你們看,我們現在在雍州城外西側十里,軍營連綿長度大約也是十里,正值夏季酷暑,士兵也不願意出征禦敵,倘若將戰線拉開,令派一支隊伍從雍州城南等待機會突襲,搶下雍州城,大軍再向南迂迴前往城中,雖有犧牲,卻能拿下要隘,王彥章的軍隊這時在外面,想要攻城又沒有攻城器械,那是絕對攻不下來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王爺設想很好,但是實際操作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如何讓對方大舉出兵,這就是一件基本無法解決的事情。”潘雄不信的說道。

“這個自然有辦法,潘將軍聽說過孫臏減灶麼?”葉升詢問道。

“聽說過,這個我都聽說過,再用的話,對方能猜不到麼?”潘雄反問道,此時孫義忠在一旁,不做言聲,靜靜的看著他們兩人,聽著對話。

“兵法講究虛虛實實,從來就沒有說過不能使用任何一個計謀。潘將軍又可曾聽說過曹操增灶?”葉升連續的反問,這個反問,葉升並沒有等他回答,直接就繼續說道,“我們的辦法也很容易,這五天,先增灶,然後後五天,驟減,按我這樣的做法,他們必然十萬大軍,會有九成會選擇出來,迎戰。”

“寧王說的不錯,這確實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如此說來的話,倒是一個不錯的機會,讓他們出來和我們打。”孫義忠摸了摸下巴的鬍子,很贊同的說道。

“此時我做不了決定,還得請示一下張將軍。”潘雄說道。

“你去吧,我等候你的訊息。”孫義忠點了點頭,很尊重他的決定。

潘雄說完,便站起了身,行了一禮:“那在下就先告辭了,這個主意我會告知將軍,屆時會來這裡向大將軍稟報情況。”

“好,速去速回,切勿不要耽擱了戰機。”

在下明白。”

喜歡唐末大盜賊請大家收藏:()唐末大盜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