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馬上就到。”張魯中和氣的說了一句,他將手中的書卷放了回去。

李從珂懶得再去理會這個腦子有問題的人,命令已經傳到,也懶得繼續理會這個人,甚至一刻都不想停留,快速的朝著賬外走去。

張魯中思索了一番之後,前往了李嗣昭的營帳之中。

李嗣昭此人喜武,喜兵法,其他的,都不喜歡,尋歡作樂,吟詩附和這種,他不喜歡,甚至有些鄙夷,軍人以戰爭為天職,這是他一直秉承的信念。

手中握著一本兵書翻閱著,張魯中入門之後,首先注意到的,便是他手中的兵書。

《太白陰符》,張魯中離得很遠便看到了那四個大字,此書他也是看過,大唐時期的高人所寫,無論是謀略,工程、器械還是屯田,應有盡有,李嗣昭看此書,想必是在學習其中的陰陽天道。

“魯中啊,良田百畝可養兵萬,那倘若良田只有十畝,又如何能夠做到呢?”李嗣昭邊看書邊詢問道,話語之中不像是簡單的詢問這麼一個問題。

這放在現在,基本上屬於一個送命題,根本就沒有答案。用十分之一的地還去養那麼多人,這怎麼可能的做得到……

“主上有德,則兵少食依然勇,主上無德,縱十倍於糧,士兵依然不敢於戰。”張魯中說道,“國富而民強,良田沃野千里,豈會因十畝而氣?”

避重就輕的回答,張魯中的答案,顯然讓李嗣昭大為賞識。他沒有很蠢的去解釋事物的本質,沒有去說不可能做到,用這兩個方面來反問,倒是聰明。

“說的不錯。”

“將軍過獎,屬下只是替將軍分擔憂愁,略進薄力而已。”張魯中恭敬的說道。

“那魯中啊,我再問你一個問題,假若現在那幫盜賊要偷襲我們,你該怎麼做?”李嗣昭詢問道。

“我等可撤之在後,見敵人傾巢出動,直搗黃龍,將這沒用的帳篷送於他們便是。”張魯中提議道。

“正合我意!我也是這般想法,待他們傾巢出動偷襲我方之時,順水而西,佔下四青山,這樣我在這裡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李嗣昭說道。

“光佔下不行,要在我們的帳篷之中留下火把,待到他們偷襲而至,我們可以反點燃我們自己的帳篷,讓他們無家可歸,無處可藏,大軍包圍即可。”張魯中言語十分犀利的說道。

此話說的極有先見之明,李嗣昭大為讚歎:“不錯不錯,這個想法很好。不過……你是怎麼猜到,他們要偷襲的?我只是說可能,你卻如此肯定。”

張魯中輕輕一笑:“來之前我便已經是猜到了部分,將軍你的這個問題,我更是肯定了之前的猜測。”

“你很聰明,我有汝等人才,何愁戰事不順……哈哈哈哈。”李嗣昭大笑了起來,此番大戰即將展開,他也是布好了陣勢,守株待兔,等待著四青山盜賊的前來。

喜歡唐末大盜賊請大家收藏:()唐末大盜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