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滇州改革(第1/4頁)
章節報錯
第一個。
當然就是百姓的溫飽,和糧食的儲備!
諸葛亮將先進的農耕技術以及攻擊,全部交給了滇州的百姓,並派遣官員,讓他們來親自教當地的百姓選種,播種,到種植……
滇州的土壤,被稱作是紅土地!
最為適合種植農作物!
他們之前之所以捱餓,就是不懂得利用老天爺對他們最好的饋贈,所以才導致他們抱著這麼好的紅土地,卻經常餓肚子的原因。
有了諸葛亮的幫助,沒過幾年。
整個滇州不但吃喝豐富起來,甚至他們還成為了整個蜀國的糧食供應地!
僅僅只是滇州種的糧食,就足夠整個蜀國食用,而且,還有很大的富餘。
諸葛亮的第二條政策。
便是經濟!
所謂天下萬物,經濟為主。
怎麼發展經濟,那是一個大問題。
當然。
這件事,也要看天!
而老天爺,恰巧又送給了滇州一個最好的經濟禮物!
那便是錦緞!
在三國時期,被稱作是蜀錦。
這種錦只有蜀國有,而且質量,是在全國所有錦之上的。
諸葛亮大力發展蜀錦,直接讓蜀錦成為了全國最為暢銷的產品,甚至成為了整個蜀國的經濟支柱!
在三國時期,蜀錦就是硬通貨!
或許有很多人知道,黃金是硬通貨,而且,是你印刷錢幣的基礎。
如果你沒有那麼多黃金儲備,那麼你造出來的錢,就是沒有價值的,這樣做只會導致經濟的崩潰,物價的抬高,以及通貨膨脹。
但是。
在那個年代。
蜀錦,是可以代替黃金的存在!
當年諸葛亮,瘋狂的造錢幣,但蜀國的經濟和物價,就是十分的穩定,一點也不通貨膨脹。
其原因,就是有蜀錦在背後做穩定支撐的原因!
可想而至。
蜀錦的重要性,到底有多大!
擁有了蜀錦,就相當於擁有了用不完的黃金!
民生、經濟,諸葛亮所用的兩招,直接這把兩大難題全都盤活了。
但是。
還有一件事情。
也是諸葛亮的一大發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