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制衡之道(第1/3頁)
章節報錯
劉哲對於這些事情,自然是門清。
在江州之地,一個士兵,一年的軍餉就是二十兩紋銀,十個士兵就是二百兩,一百個就是兩千兩。
而三十萬人的軍隊,就需要六百萬兩!
這還只是算的軍餉。
還有糧草,那才是重中之重。
且估算一年需要兩百萬兩白銀的糧草,還有軍械馬匹呢?
刀槍劍盾,斧鉞鉤叉,攻城器械,車轅輜重,每一樣都需要白花花的銀子!
況且這些東西,並不是一勞永逸,它是需要磨損,需要消耗的。
這樣算下來,養一隻三十萬人的軍隊,至少需要千萬兩白銀的支出!
“回稟聖上,養一隻軍隊,一年至少需要一千五百萬兩的白銀,江州將全年稅收,百分之九十都用在軍費上的話,可以自負五百萬兩左右。”
劉哲此話一出。
皇帝的眉頭頓時皺了起來。
不過。
只是片刻,便消失的無影無蹤。
他好歹也是統領著整個帝國的皇帝,哪能被一千多萬白銀難倒啊,他不要面子的嗎?
所以在劉哲面前,他還是要裝作一副若無其事,風輕雲淡的樣子。
“你是為朕效力,怎能讓你額外支出那麼大的軍費,一千五百萬兩,朕會想辦法幫你解決。”
“萬國大會之後,朕會將白銀,送到你的手上。”
……
皇帝劉巖,果然沒有失望來見劉哲。
一番言語交流下來,劉巖將心中積壓了那麼多年的怨憤,苦惱,通通傾述了出來。
心情一下子好多了。
原本。
皇帝找到劉哲,是因為看到了他的能力,所以想拉攏他,為自己指定的皇子鋪路。
但隨著聊天的深入,隨著劉哲的口出驚人,不斷有重新整理皇帝三觀的觀點冒出來。
皇帝,也開始逐漸的,和他聊起了其他方面的事情。
比如。
自己被陳皇后以及文武大臣架空的事情。
劉哲雖然是理工生,但對於歷史,也是有一定程度上的瞭解。
自古。
皇帝身邊,都需要兩個制衡的力量。
要麼是皇帝身邊的宦官,比如明朝的王振、魏忠賢,再比如趙高、張讓、高力士。
要麼是朝堂中的黨派,比如明朝的東林黨。
要麼是外戚,也就是皇太后的孃家人當權。
兩股制衡的力量一旦失衡,就意味著皇權旁落,國家也將面臨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