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之後。

便是萬國大會開啟的日子。

如今的帝京城,早已經是各國人齊聚之地,熱鬧不已。

在這個年代,能將世界各國的人聚在一起,足以說明大炎王朝的強盛。

只可惜。

強盛的背後,是逐漸衰敗的事實。

這次萬國大會,很可能就是大炎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

日華軒。

劉哲對魯叔伯問道:“魯公,萬國大會都有什麼流程?”

魯叔伯雖然也是第一次參加萬國大會,但他見多識廣,對於這個年代最重要的大會,自然是有些瞭解的。

魯叔伯道:“每一屆的萬國大會,流程不盡相同,就比如說萬武帝時期的萬國大會,就相當於一次軍事演習,在龍武場,當著上百個國家的使者,展現大炎王朝的軍事實力。”

“參加計程車兵,有五十萬,立刻震驚了當時周邊各國。”

“原本,那時候吐蕃帝國覬覦大炎王朝的西部很久了,就想借著萬國大會,探一探大炎王朝的實力,結果,萬武帝這一招軍事演習,直接把吐蕃帝國嚇得屁滾尿流,萬國大會一結束,他們便退兵三百里,直接把以前侵佔的地方全都讓了出來。”

劉哲點頭道:“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才是上上策,難怪萬武帝時期,被史書上稱之為萬武中興!”

“如果打仗的話,就算當時大炎王朝很強,恐怕也會帶動的百姓跟著遭殃。”

在前世的歷史之中,對外最強硬的人應該就是漢武帝了。

然而。

漢武帝時期的民間,十室九空,一邊是前方告捷,一邊是百姓們的窮困潦倒,哀鴻遍野。

這種勝利,對於當時的百姓來說,倒不如讓匈奴佔了好多少。

魯叔伯繼續說道:“萬武時期,算是大炎王朝中期的一段強盛時期,但是之後,便開始走下坡路了。”

“到了敬帝時期,萬國大會便改成了文藝表演,全國各地有才能的人,紛紛來此獻藝。”

“當時有一段舞蹈,名叫千女散花,便是敬帝蒐羅了當時全國最出名的一千名舞女,籌備了一年才完成的。”

“文帝時期,萬國大會成為了一個交易互動平臺,世界各地的人來到此處,交換物品,形成交易。”

比如匈奴缺少糧食,武器,絲綢茶葉瓷器這些東西,而炎朝很多。

那麼。

匈奴人便可以用自己多的牛羊馬匹,來換炎朝的絲綢茶葉。

當然,這種交易並不僅僅存在於炎朝和匈奴之間。

而是存在於各個國家之間。

文帝時期,雖然大炎王朝的國力不算強盛,軍事不算厲害。

但是,文帝時期,卻是大炎王朝一千多年的歷史當中,最為和平的時期!

各個國家,在大炎王朝的主導下,可以將自己的商品,拿去換自己需要或者是緊缺的商品,如此一來,他們的需求得到了解決,也就不用發動戰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