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倭寇之禍(第2/2頁)
章節報錯
劉哲心中忍不住破口大罵。
朱大人……
朱執?
歷史上的朱執,便是如此下場。因為他觸犯到了很多人的利益,當地官員的利益,富豪的利益,望族的利益……正是在他自殺之後,倭寇就變得更加猖獗起來!
在這個時期以前,倭寇純粹就是日本人,被稱為“真倭”!是以平戶藩松浦家為核心的。
但在這個時期以後,這倭寇,其中就摻雜著很多中國人了。
隨著沿海走私商與日本海賊合作,他們便以日本一些島嶼為基地,在中國和朝鮮沿海進行侵擾,由於這些南方人身穿日本人服裝,使用日本人的武器和作戰方法,所以也用倭寇這名詞來稱呼由日本人與南方中國人所組成的海盜集團。
但是。
這種“假倭”的形成,歷史原因很多。
就拿大炎王朝來說,如今的江浙地區,東南地區,正在極速發展中。俗話說得好,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裡的地區,人口開始極速增長,但土地卻沒增加,人地矛盾格外突出。自古以來,當地人都以出海貿易,視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捕魚,可以說大海養活了沿海數百萬人的居民。
這朱執的海禁政策,從大局和歷史背景來說,固然是沒毛病的。
但對這些底層的民眾來說,可是斷了他們的生機。
生死麵前,他們只有兩條路可走,要麼捱餓等死,要麼鋌而走險,加入走私大軍。
但大炎,對於沿海走私的罪名,定得很是嚴格。被發現者,一旦定罪,至少都是滿門抄斬!所以這些當地人,為了避免禍及家人,便在走私過程中,穿著倭寇的衣服,換成倭寇的名字,在日本的基地發展自己的勢力……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久而久之,“假倭”這個群體,就這樣出現了。
而且,讓人震驚的是……
倭寇這個群體,在沿海地區,甚至是得到本地人的支援的。在歷史中,討伐倭寇的時候,本地平民,甚至直接支援倭寇,參加過抗倭戰爭的明人萬表記錄道杭州城歇客的店家,明知是海賊,但貪圖其厚利,任其堆貨,且為打點護送。銅錢用以鑄火銑,用鉛製子彈,用硝造火藥,用鐵製刀槍……大船護送,關津不查不問,明送資賊。近地人民或送鮮貨,或饋酒米,或獻子女,絡繹不絕;邊衛之官,有獻紅被玉帶者……(與)五峰(即王直)素有交情,相逢則拜伏叩頭,甘心為其臣僕,為其送貨,一呼即往,自以為榮,矜上挾下,順逆不分,良惡莫辨。
所以也難怪謝傑發出這樣的驚呼海濱人人皆賊,有誅之不可勝誅者,是則閩浙及廣之所同也。曾任南京刑部尚書的王世貞則對潮州、漳州、惠州地區的民寇一家斷言為自節帥而有司,一身之外皆寇也!
如此情況下。
怕是連越王,對這倭寇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
剿倭之難,難於上青天。
突然。
劉哲猛然站了起來:“回,回去,掉頭!”
然而這個時候,已經晚了。
他們剛剛走出港口十里地。
就有十幾條船,不懷好意圍了過來。
劉哲登時臉色大變。
喜歡大燕戰紀請大家收藏:()大燕戰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