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對上孤這四個的,終生暢飲!”

“至於想挑戰孤的展臺的,很簡單,還是楹聯,你來出題,孤來答,若你能難倒孤,孤便讓位!”

譁!

全場聽得,都驚呼一聲。

終生暢飲?

那得省下多少錢?這些人,頓時一個個和打了雞血一般。而劉哲最後一句話,同樣也是激起了不少人的挑戰慾望!

難倒你,便讓位?

別人都是出題,你卻讓別人出題,你這是多大的能耐啊!這是視我益州文人於無物嗎?不能忍,堅決不能忍!

“我來!”

一個穿得花裡胡哨的公子哥,先站出來,而他最先想挑戰的,便是那“寂寞寒窗空守寡”!因為他覺得,第一個楹聯,肯定要容易一些。

劉哲看得卻是想笑。

實際上,這裡面最難的,便是這個。

“寂寞寒窗空守寡”,在歷史上,可是和“煙鎖池塘柳”一般,被人稱作千古絕對的。故事說的是明末清初年間,在江南有一女子,才貌傾城,後卻因為人事哀怨隨即遁入空門,不問情色,該女子在寺門外寫下一句上聯“寂寞寒窗空守寡”,並坦言,凡能有應對者,便身心相許,重返紅塵。

一時間,前去應對的文人雅士們絡繹不絕,但最後又無不悻悻而歸。

究其緣由,概因為這上聯字字嵌有同一偏旁,而語意又流暢貫通,如若沒有神來之筆,光憑一兩個凡夫俗子豈能隨意點破?

該故事的結尾甚為遺憾看到前路全無知己,那小女子便心灰意冷,當真在廟裡空守了一輩子寒窗,直到寂寞死去。

寂寞寒窗空守寡之所以是句絕聯,直到今天都無人可以解對,其實並不是因為那文字裡的精巧機關,而是實在沒有下文可以配得上這寂寞二字。

那公子哥,本來信心滿滿,卻總是張口之時,又開始結舌。

“不對……”

“這也不對……”

“遠近達……不行不行!”

很快,這種現象,便傳染了全場,越來越的文人,加入進來。秦巖和許朗,自然也走了過來。

“有了有了!沙漠淚海漸漲潮!”

一人哈哈大笑。

“好!”

“不錯,對得好!”

眾人忍不住喝彩。

劉常也忍不住嘲諷看來。裝,讓你再裝!

誰想,秦巖卻是呵呵搖頭:“平仄不對,‘空’字暗含感情,‘漸’則沒有,不對。‘寒窗’為偏正短語,偏‘窗’,而‘淚海’則不是,不對。”

劉常一臉嘲諷,戛然而止。

人人一聽,紛紛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