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陽城。

一名士兵捧著竹簡快速往城樓上跑去,雖然滿臉大汗但是臉上卻露出了興奮的神色。抬頭看向前方,見一群身披盔甲的將領們,連忙扯著嗓子大喊。

“廬江大捷”

“陸太守傾起三千兵馬突襲成德,如今成德已經落入廬江之手,壽春和合肥之間的聯絡被廬江兵馬攔腰截斷”

聲音在眾人的耳邊響起,一個個露出興奮的神色。

鄧當先是一愣,隨後便是一喜,但緊接著卻皺起了眉頭。成德對九江郡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廬江是否得手的太過容易了。袁術能在大敗之後迅速崛起於揚州,就已然表明此人並非是泛泛之輩。他難道不會警惕陸康?還是說正在下一盤大棋,成德其實只是誘餌?

就如同腳下的這座潘陽城一般,僅僅只是可口的誘餌?其實一張硬弓,早已指向了此地。

眾人見鄧當的臉色凝重,於是一個個盡數收起來笑容,逐漸泛起不解的目光。

“將軍為何露出憂愁之態?”

“難道成德有問題嗎?”

一連串的詢問聲彷彿潮水般在耳邊響起,鄧當既不點頭也不搖頭,只是把眉頭皺的更緊了一分。

轉身繼續看向城外,眺望著前方。

“不管是誰都會在成德佈下重兵,但袁術卻一反常態,只留下了少許兵力。這是他的疏忽大意還是有意為之?”

“攻下了成德之後,駐守在巢湖的兵馬可以和成德一同對合肥侯國形成夾擊之勢,袁術焉能不知?”

“五千孫氏之兵身處於萬餘兵馬的合圍之中,又加之後路以斷糧食必然不足,軍心渙散只在那旦夕之間”

“可是如果反過來想,陸太守所部又何嘗不是身處於合肥侯國以及壽春的夾擊之中?”

“是駐守在巢湖的兵馬先滅掉孫策所部還是合肥侯國和壽春聯手重新奪回成德?若本將所料不錯,陸太守只怕要損失慘重了”

鄧當看著前方對著眾將擔憂的說著。

眾將細細思索著這番話,不由得盡皆沉默了起來。

一人不服氣的說著。

“就算廬江兵馬在成德擋不住,有六安侯國為退路,完全可以從容退去”

“以陸太守的本事退兵是能退的,但其主力必然會有所損失。而且一旦退去壽春兵馬便能尾隨而至,頃刻間便可兵臨廬江郡府城下”

鄧當對著眾人緩緩說著。

雙手握在那木製的欄杆之上,不停的權衡揚州形勢。

“看來廬江危以了”

“就算廬江兵馬中了袁州牧之計,但陸太守畢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此次突然奪下成德一定所有依仗。而且有劉軍師所部七千之眾雲集巢湖、濡須口以及皖縣一帶,完全可以馳援郡府。將軍的擔憂,是否有些過了?況且廬江之兵雖然只有三千,但他們盡皆精銳,並不是這麼好吞下的”

“若攻下成德之後,袁術分兵兩千馳援合肥侯國,有孫策所部駐守劉軍師所部是否敢馳援?”

聲音在耳邊響起,眾將同時陷入到了沉思中。

一人的嘴唇動了動,但最終還是沒有說出口。將軍沒有說,若袁術攻下成德之後增兵合肥侯國,那麼駐守在巢湖、昌河鎮等地的兵馬將不敢輕舉妄動。

沒有聽見回覆,鄧當一嘆。

“不管江北的形勢如何變化,不管廬江郡是否能堅守。只要昌河鎮、巢湖、濡須口以及皖縣一線不失,那我等就不會面對來至於九江郡的威脅”

“若所料不錯袁術必會在此時下令紀靈所部猛攻豫章,兵臨豫章郡府,以此來分擔合肥侯國的壓力”

“故此諸位好生修整,靜待大戰”

“諾”

眾將對著鄧當大聲回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