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中書房三人分賓主落座,陸遜氣鼓鼓的看著賈念和陸風默然不語。

笑意逐漸瀰漫開來,在陸遜即將暴走之前,陸風率先開口。

“兄長、此次冒然前來是有事相求”

“不知是何事?”

“為弟的年紀按照傳統應該四處遊歷,奈何天下紛亂時局變化無常,若離家太遠唯恐父母親友牽掛故此不得已只在江南四郡行走”

陸風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露出難以啟齒的神色。

賈念見陸風半晌不出聲,於是對著他說著。

“我們堂兄弟之間,若有事情但講無妨”

“本來是打算前往廬江,尋求廬江太守安排職位歷練一二,但伯父有言廬江形勢難料。假若袁揚州想要乘機吞併六郡之地,廬江必然首當其衝。故此讓為弟前來豫章,尋求一份差事”

“世伯讓你來的?”

“正是”

陸風對著賈念說著,語氣十分肯定。

賈念你的目光落到了陸遜的身上,快速思索著。

“遜兒前來也是世伯的意思?”

“並非如此,而是當為弟回到吳郡之後,遜兒得知我即將來豫章故此執意前來。家母沒有辦法,只能聽之任之”

“揚州之地戰火將起,遜兒為何不在吳郡避難?大老遠跑到我豫章郡所為何事?”

“難道叔父忘了,三年前你可答應過我,假若有朝一日成了大將軍。待我成年之後,必讓我成為麾下將領,在沙場之上揚我漢族之威”

“三年前?”

賈念不由得啞然,看來甲殼蟲做的事情要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多。

緊接著岔開這個話題,目光看向陸風。

“不知豫章太守府,可有你意屬的職位?”

“聽憑兄長安排,只要給予一個卑賤之位即可”

“卑賤之位?”

賈念皺起了眉頭,快速在腦海中思索著。

仔細盤點豫章郡內的官職,迅速做出一個安排。

“歷陵令以前一直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故此由為兄兼任,如今不如交給你如何?”

“萬萬不可”

“為何?”

“一縣、縣令乃是高位,怎麼可以任人唯親?況且自光武以來,一直到本朝,從來沒有聽說過尚未歷練之人就聚然成為縣令之事。若兄長果真對小弟厚愛,還請兄長讓小弟前往郡丞府成為一名端茶送水的書左”

“書左?”

賈念泛起了不解的神色,想不到縣令之位唾手可得,此人居然心甘情願當一名毫無地位的書左。也許豪族也有著可取之處,並不是自己所想象的那樣不堪。況且自己的身份,不也正是世家豪族之中的一員嗎?也許能做點什麼,從而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

“從秦始皇開始歷經高祖,儒與吏便水火不容。後來時至王莽天下大亂,這背後又何嘗不是儒生和官吏之爭?”

“光武雄才大略,將歷朝弊政盡數融為一體,最終化為本朝柱石再興大漢”

“官吏、儒生以及豪族盡皆合一”

“故此凡為官者必知儒學,聞名於鄉野之間,爾後由本地豪族舉薦。又經由地方官員徵辟觀其才敢。待真正做出功績之後,方才由官員舉薦於朝廷”

“兄長若是想讓治下長治久安此舉必不可輕廢”

陸風對著賈念苦口婆心的說著。

聽著這番話,賈唸的心中浮現出三個大字,士大夫。

這不就是士大夫階層的由來嗎?須知那可是在數千年間撐起民族脊樑的一群人。他們一方面滿懷理想主義的色彩,另一方面又是官府的掌權者。他們深知理想和現實的差距,小心呵護著文化的傳承。

若論功績,世人皆知秦皇漢武,可誰又知光武遺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