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抱著幾卷文書急匆匆的快步前行,剛剛走到一個房間外,便聽見裡面傳來聲音。

“子揚、將那些文書都放在此處”

“諾”

劉曄連忙回覆,隨後往那聲音傳來的房間走去。

走入房間對著坐在主位的老者躬身一禮:“刺史”

“放在這裡”老者隨手從案几上拿出一卷竹簡,隨後緩緩開啟。

劉曄連忙恭恭敬敬的將那些竹簡放到了上面,緊接著轉身就要離去。

“請留步”見劉曄正要離開,黃琬大喊了一聲。

劉曄連忙停下腳步,轉身看了過去。

“聽說你去城外了?”黃琬詢問,目光再次落到手中的竹簡上。

劉曄沒有隱瞞:“正是”

“可是迎接你那好友?”黃琬追問。

劉曄解釋:“不敢欺瞞刺史,我剛剛確實迎接好友去了”

“揚州廬江郡皖縣賈氏”黃琬緩緩說著,好似陷入到回憶之中。

手中的竹簡放到案几上:“你那好友也是一個苦命人,自從黃巾肆掠以來,我等世家豪族不知覆滅了多少。他們不是第一個,同樣也不是最後一個”

“可嘆、大漢天下不知何時才能太平”黃琬發出一聲長嘆。

目光落到劉曄的身上:“你胸中頗有才略,本來打算讓你在刺史府中歷練一段時間,便向朝廷舉薦。奈何益州牧截斷蜀道,行那割據之事。你為皇親卻受了這無妄之災,此時在舉薦給朝廷,是禍非福”

“對今後之事,你又有何打算?”黃琬對著劉曄詢問。

劉曄再次恭恭敬敬一禮:“朝中為官之路以斷,思來想去只能投奔好友,還望刺史恩准”

“可是那賈氏之人?”黃琬詢問。

劉曄恭敬回覆:“正是賈氏之人賈念”

“聽聞此人前來帶了一千兵馬,不知是否屬實?”黃琬詢問。

劉曄點頭:“方才看過,不多不少正是一千人”

“此人的事蹟老夫倒是略有耳聞,只是你前去投靠,是否有些委屈了?區區偏將軍、皖縣縣令,豈不是埋沒了你的才華”黃琬頗為惋惜的說著。

此人年少有為,眼睜睜的看著他因為無端的牽連便斷送了一生的仕途堪為可惜。

只是官海沉浮大半輩子,這樣的遺憾太多太多,故此也有些麻木。

但不知為何,心中總有點遺憾。

“刺史可知在不久前,他僅僅只是一個無家可歸之人。因為朝廷感念皖縣賈氏祖輩的功績,被授予廬江郡昌河村、村長一職。麾下人口,不過區區十人而已”劉曄說著。

稍微停頓了一下:“可如今擁巢湖,坐皖縣,人口數萬兵力千餘。試問刺史,天下間可有幾人做到這一步”

“也罷、既然是你的選擇,那你便辭了府中的事物前去此人的軍營吧”黃琬一嘆,不在多言。

劉曄回覆:“諾”

“世事無常,這一切誰又能說此舉是福是禍?”黃琬想到了正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朝廷,心中滿是感慨。

目光再次停留在劉曄的身上:“說到底還是老夫負了你,若非老夫徵辟之時許諾將你舉薦朝廷,你此時應該還在壽春”

“刺史言重,並未負……”劉曄解釋。

黃琬一笑打斷了劉曄的話:“老夫堂堂豫州刺史,豈能言而無信”

“既然已經說,負了你劉子揚,那麼自然需要補償”黃琬的語氣不容置疑。

稍微沉思了一下:“但凡老伕力所能及又不違背原則之事,你可但講無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