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汝南城內的一處軍營內,陸康帶著幾名士兵緩步前行。

穿過軍營,感受城中的繁華氣息。

“父親”跟在身後的陸績恭恭敬敬的喊了一聲。

陸康隨口詢問:“何事?”

“我們真的不回援廬江嗎?須知陳策擁兵三千盤踞大山,並非是那麼好剿滅的”陸績說著。

陸康搖了搖頭:“你只看到了陳策,卻沒有看到巢湖,更沒有看到賈氏對皖縣的影響力”

“巢湖之兵只有一千餘人,相當於陳策兵力的一半”陸績停頓了一下,雙目中的憂愁更加濃厚了幾分。

目光環視四周的人群:“僅以巢湖之兵,恐怕無法殺退陳策”

“你可知昌河村,賈念上任之前,不過僅有區區十人”陸康說著。

嘴唇動了動,語氣略微有些欽佩:“就算為父在暗中照拂,但又有何益處?”

“若換成是你,可否在數月之內掃平巢湖”陸康詢問。

陸績一嘆:“孩兒自愧不如”

“那你還認為巢湖之兵敵不過陳策嗎?”陸康詢問。

陸績略微有些猶豫:“可是巢湖之兵畢竟不足”

“那依你之見,又當如何?”陸康詢問。

陸績躬身說著:“抽調一支兵馬,馳援廬江,協助巢湖剿滅陳策”

“說的容易,此時為父抽調兵力?校尉豈是擺設?”陸康反問。

陸績想到汝南的形勢,不由得有些默然。

“而且巢湖也沒有你想的那麼弱”陸康說著。

朝廷派遣的校尉和豫州刺史不合,地方兵馬固守此城。校尉則統率朝廷兵馬猛攻葛坡。

如今雙方几乎勢成水火,都睜大眼睛等著對方出錯。

在這敏感時期,既不敢動彈也不能動彈。

誰又知道,局勢怎麼會演化成這幅模樣。

“報……”

“廬江急報”

一名士兵快速跑來,手中還捧著一卷竹簡。

周圍的行人見到這一幕盡皆往左右兩邊退去。

陸康將竹簡拿到手中,隨後緩緩將其開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