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續休息一天~不要訂(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243章 繼續休息一天~不要訂
即便放眼足壇歷史,“哈白布”也足以佔據一席之地。在巴薩歷任主教練的傳控體系中,中場的攻防輪轉是至關重要的環節,因此,依託於人才井噴的拉瑪西亞青訓營,對於腳下細膩、意識卓越的中場球員的培養一直是巴薩青訓營的重要任務。
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拉瑪西亞青訓營在幾十年的時間中為紅藍軍團貢獻眾多中場悍將。在本篇文章中,筆者將著重介紹由“哈白布”領銜的那個黃金時代,幫助大家拾起記憶中那支所向無敵的宇宙隊。
【正統青訓出品,質量有保障】
哈白布中資歷最老的是哈維,他於1980年1月25日出生於西班牙巴塞羅那特s,可謂根正苗紅。哈維的父親就是一名職業球員,也正是在父親的影響下,哈維從小就對足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哈維的足球天賦是在4歲那年展現的,有一天,他的哥哥從遠處將一個足球踢向他。哥哥的本意讓哈維用手接住這隻皮球,但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小哈維穩穩將球卸下,並且還準確地踢還給了哥哥。父親從別人口中知道了這件事,當他確定了哈維的足球天賦後,便決定幫助兒子走上職業道路。
1991年,11歲的哈維進入了巴塞羅那的青訓營。兩年後,憑藉著在青訓營的突出發揮,哈維如願進入了巴薩少年隊。到了1997~1998賽季,當時還只有17歲的哈維迎來了職業生涯的關鍵節點——他被破格提拔到了巴塞羅那的b隊,開始代表巴塞羅那b隊參加比賽。那一段時間的哈維接觸到了不少經驗豐富的球隊名宿,約爾迪·岡卡爾維斯將不少先進的足球理念輸入給哈維,幫助了他的關鍵性成長。
1998年8月18日,哈維在西班牙超級盃決賽中首次代表巴塞羅那一線隊出場,並且在那場比賽中攻入了自己一線隊生涯的首個進球。也正是從那時起,哈維透過自己的努力不斷融入球隊的主力陣容,最終趁著瓜迪奧拉由於傷病問題淡出主力的契機,成功斬獲了一個主力位置。
伊涅斯塔於1984年5月11日出生於西班牙南部的一個小鎮阿爾瓦塞特,12歲那年,伊涅斯塔代表家鄉參加布魯內特錦標賽少年盃賽,就像杯賽在西班牙國內雖然不算出名,但卻吸引了不少頂級球隊的球探關注。僅僅12歲的伊涅斯塔在那屆賽事中便展現出作為頂級中場的潛質,他也成功當選了賽事的vp。憑藉著在賽事中的突出發揮,拉瑪西亞青訓營的相關工作人員搶先一步向他伸出了橄欖枝,伊涅斯塔最終也得以早早的加入了巴塞羅那的拉瑪西亞青訓營。
與哈維的上位類似,伊涅斯塔能夠在一線隊中嶄露頭角也與不少主力球員的受傷有很大關係。2001~02賽季,巴薩隊內的裡瓦爾多、赫拉德·洛佩斯相繼受傷,球隊中場位置出現了人員空缺,主教練雷克薩奇無奈之下只能大力提拔年輕球員,伊涅斯塔正是憑藉著這一契機進入了球隊的一線隊,並在2002年10月29日歐冠對陣布魯日的比賽中迎來了自己的俱樂部首秀。
布斯克茨出生於1988年7月16日,他的父親卡洛斯·布斯克茨曾是巴塞羅那的一名替補守門員,受父親影響,布斯克茨在5歲那年就開始接受專業的足球訓練,並早早立志進入巴薩效力。
1999年,卡洛斯·布斯克茨離開巴薩,加盟了萊里達競技,布斯克茨也跟著父親搬離巴塞羅那,加盟了萊里達競技的青訓隊。正是在那裡,布斯克茨的足球天賦逐漸被髮掘,此後加入賈巴甲u15青年隊後,布斯克茨在後腰位置上的穩定發揮受到了教練們的一致認可,也為他重新進入巴薩視野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05~06賽季,布斯克茨時隔多年後重返紅藍軍團,並進入了巴塞羅那青年a梯隊效力。在那個賽季,布斯克茨以絕對主力的身份幫助球隊奪得了青年賽事的三項冠軍,他個人在後腰位置上發揮可謂無比全面,其對抗能力雖然不算出色,但擁有遠遠超越同齡人的場上大局觀,無論是傳球基本功還是比賽意識都處於同齡人中的翹楚。
2006~07賽季,布斯克茨還開發出了一定的進攻能力,他的一腳出球能力能夠為球隊的進攻增色不少,那個賽季的他在加西亞手下承擔了一定的前場組織疏導職責,還取得了7個進球。此後,布斯克茨在巴薩b隊中獲得了瓜迪奧拉的指導,並且在2007~08賽季獲得了自己一線隊首秀。
【“球盲過濾器”,絕非虛言】
三人都來自西班牙,都出自拉瑪西亞青訓,獨特的早期經歷也讓他們在一線隊搭檔時有了更多的發揮空間。三人都繼承了西班牙足球腳下細膩、強調整體的風格,彼此之間在具體職責和技術特點上又有細微不同,正是這種各司其職又宛如一體的戰術體系,讓哈白布三人得以在特殊的歷史節點下走上巔峰舞臺。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布斯克茨在中場三人組中位置拖後,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後腰”。按照球迷們的通常印象,後腰似乎是中場位置中最“無腦”的一個環節。畢竟人們對於後腰的第一印象往往是所謂的“防守掃蕩”、“攔截搶斷”······但對於克魯伊夫以後的諸位巴薩主教練來說,後腰所承擔的職責絕不指防守那麼簡單,從某種角度來說,後腰不僅是中場攻防轉化的樞紐,更是tiki taka戰術賴以生存的基礎。
在瓜迪奧拉的戰術理念中,球場上的11人就宛如一臺完美運轉的機器,每個球員都是這臺機器中重要的組成部分,而後腰則是關鍵性的齒輪,或許不是機器中最亮眼的一個部分,但確實維持這個機器能夠正常運轉的關鍵環節。
無論是克魯伊夫時代還是後瓜迪奧拉時代,巴薩的歷任主教練總是將控制視為最高法則。這種控制並不僅限於中前場,而是滲透到球場的任何部位。當巴薩在初始階段持球組織進攻時,包括門將在內的後防線都會積極參與組織傳導。在這樣的背景環境下,不少球隊也研究出了針對性的措施——加強對於兩名中後衛持球者的逼搶。
針對於此,後腰回撤組織疏導的能力便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布斯克茨並不擅長對抗,他之所以能夠被諸多球迷稱之為“球盲過濾器”,便是來自於其出色的比賽意識以及細膩的組織腳法。布斯克茨在組織進攻時往往會回撤到兩名中後衛之間,一方面可以擾亂對方進攻球員的逼搶節奏,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大後防線的出球點,使對手的逼搶無從下手,從而達到以點破面的效果。
布斯克茨的重要性早已被諸多球隊熟知,為了限制這位西班牙國腳在中場偏後位置的球權過濾,也為了避免他深度回撤讓巴薩的進攻組織過於輕鬆,不少球隊甚至都會騰出一個專門的防守球員限制布斯克茨的拿球轉身。在此背景下,布斯克茨出色的個人能力成為了讓他能夠躋身新世紀頂級中場行列的關鍵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