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番外:溫格不訂閱)

每一顆參天大樹都是由一粒種子慢慢長成的,溫格到來之前的阿森納與現在是大相徑庭。“粗魯”“野蠻”“骯髒”這些是對於阿森納最好的註腳,所謂的“後防五老”看起來不像是褒獎,而是對於槍手踢法落伍與暴力的詮釋,長期的遠離歐洲賽場,讓英格蘭足球與歐洲大陸足球無法接軌,當全世界都在研究如何讓足球在地面上運轉的更為順利的時候,英格蘭人卻還在推行者那一套標準的442與邊路傳中,並且樂此不疲,而來自北倫敦的阿森納,更是其中的代表,甚至比利物浦更加明顯。

溫格是阿森納歷史上的第一位非英國教練,這樣一個外來者要取得更衣室的信任並不容易,當然,溫格並非當時媒體眼中的一文不值的教練。他拿過法甲冠軍,並且還發現了非洲歷史上最偉大的球員——喬治—維阿。第一個世界足球先生就是被溫格帶到法國的,但是,這一切在英格蘭人眼中並不算什麼。

阿森納更衣室烏煙瘴氣,盎格魯撒克遜文化是更衣室的主旋律,而亞當斯則是更衣室的頭兒。這個偏向於日耳曼文化的氏族有著德國人一樣的高傲,我們也不知道溫格究竟是如何搞定更衣室的,這份工作估計換成任何一個主教練都無法這麼快這麼好的完成。

搞定更衣室之後,溫格開始了自己對於球隊的改造,他不喜歡格拉漢姆的阿森納,他崇尚技術,相信資料,他來自法國,甚至到過亞洲,技術足球是他喜歡的,而當時阿森納陣中有一個他極為中意的球員——博格坎普。

當博格坎普還在為如何適應英式快節奏的比賽方式而努力提高自己在禁區內的搶點能力的時候,溫格告訴他遠離禁區,那不是你發揮才能的地方。這在當時幾乎是不可理喻的,一個身高超過1米85並且速度不快的前鋒,你讓他到禁區外面幹什麼?

這就是溫格對於阿森納改造的初步,博格坎普就是那顆技術足球的種子,他那曼妙的控球,充滿想象力的傳球,還有那匪夷所思的過人,這一切都是源自於溫格的戰術改造。阿森納的鋒線從單純的雙塔搶點,變成了速度衝擊+技術組織,無論是阿內爾卡還是後來的亨利,在博格坎普的策應下都打得得心應手。

在那個時候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想看藝術足球嗎?要麼去伯納烏看齊達內,要麼去海布里看博格坎普。全新的戰術風格讓阿森納的442在英格蘭賽場顯得與眾不同。混搭上後防線的穩定,加上了技術因子的鋒線,讓阿森納的雙前鋒變得難以防守,不在禁區裡的中鋒,應該怎麼防守?對手的中衛不知道。而正是因為博格坎普的到來,讓阿森納中場的組織重任變得輕鬆了許多,因此,溫格鼎盛時期的阿森納中場組合一直兩個偏向於防守的中前衛維埃拉+佩蒂特吉爾伯託,雖然是技術足球,但是阿森納的腰卻是歐洲最硬的。

因此,技術阿森納的雛形在溫格上任初期就已經悄然埋下了,而這顆種子就是博格坎普,冰王子獨有的技術優勢被開發出來,溫格讓他從一個禁區內衝鋒的勇士,變成了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詩人。他在新世紀之後,博格坎普聯賽進球數從未超過十個,但是,卻從沒有人懷疑過他是一個頂級的前鋒,他也開啟了高大中鋒未必需要爭頭球的先例。

溫格在阿森納初期的改造無疑是成功的,這種改造的核心在於博格坎普,溫格打造的獨有的雙中鋒戰術,讓對方中衛防守沒有了重點,而解放博格坎普的好處就是讓阿森納的中前衛可以保持足夠的硬度,這時候的阿森納是最好的阿森納,是最平衡的阿森納。

“法國幫”的形成,鑄造了與曼聯抗衡“雙雄時代”

儘管執教的第一個完整的賽季就奪得了雙冠王,但是阿森納依然不具備挑戰曼聯的實力,隨著“92班”的成熟,斯科爾斯,吉格斯,貝克漢姆們逐漸挑起了大梁,那個時候的曼聯不僅可以稱雄英倫,更是歐洲之王,但是,這一切在新世紀到來之後悄然改變。

儘管溫格很喜歡英格蘭,他曾經表示:假如自己是一名二戰中計程車兵,他更希望可以與英國士兵處於同一個戰壕。但是,溫格卻從未掩飾過自己對於祖國球員的喜愛,而正是他的法國老鄉幫助自己在本世紀初期一度壓倒了曼聯,成為英格蘭的王者。

技術足球的因子更加濃烈。溫格在挑選博格坎普搭檔的時候,更加註重的是他們的衝擊能力與技術能力,而不是在禁區內能爭到多少頭球。阿內爾卡以及後來的亨利有些類似,在運動戰中都可以有著更大的威力,而不是那種待在禁區裡等待傳中的中鋒。

由維埃拉與佩蒂特這對世界盃冠軍組成的後腰組合,極具絞殺能力,在國家隊他們是齊達內的保鏢,在阿森納他們是博格坎普的保鏢,而且維埃拉有一腳不錯的遠射,而佩蒂特更加擅長排程,在進攻端他們可以為阿森納提供足夠的支援。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2000年歐洲盃結束後不久,一個叫做皮雷的法國人加盟了阿森納。他是一個法國人,卻是一個伊比利亞半島的後遺葡萄牙與西班牙後遺),技術是他最大的優勢,而溫格在引進他只有構建起了“法國幫”亨利+維埃拉+佩蒂特+皮雷。

溫格在阿森納前期有著很多開創性的戰術變革。比如對於博格坎普的改造讓人們意識到沒有速度的高中鋒未必需要待在禁區裡搶點,博格坎普之外更有伊布;對於阿森納中場的改造,讓中前衛一攻一守的組合不再成為固定模式,後來尤文打造了埃默森+維埃拉的超級中場絞肉機組合;而對於皮雷的改造,則是開啟了逆足邊鋒的先例,他長期讓右腳的皮雷打左路,而他在邊路的作用不是傳中,而是與亨利隨時換位,攻擊對手的肋部甚至是禁區。

由於雙後腰補位保障了邊路後防,這就是為什麼科爾可以瘋狂助攻的原因,“左前衛”皮雷開始頻繁甚至瘋狂的內切,內切傳球、內切遠射、內切單刀,博格坎普在中路隨時等候,利用超高的球商和技術策應,而這個戰術的核心,就是當初那個被看作是意甲“廢柴左邊前衛”的亨利。遇神殺神,遇佛殺佛。

而彼時阿森納的防守也是頂級的甚至是讓人絕望的。右後衛先是迪克遜後來是勞倫)很少助攻,再加上還有一個右後腰協助防守,這一側的防守固若金湯。而另一側則是由亨利+皮雷+科爾組成的超強“左路長廊”,對手基本攻擊不進去,有的話也只能是反擊。但是鑑於依然有一個左後腰保護,阿森納事實上並不懼怕反擊。因此,彼時的阿森納並非靠著華麗的技術與進攻能力壓制對手,防守端也是相當穩健的。

儘管當時禁區內缺乏站樁式的中鋒,但是,兩翼極少打邊路傳中的阿森納並不依賴與這樣型別的中鋒,相反皮雷,亨利以及右側的永貝里輪番的衝擊禁區,讓那些高大的中衛很難對付這些技術,速度以及靈活性很好的球員,而且要知道亨利的搶點能力其實很強大,儘管他不擅長頭球,但是1米88的身高加上自己的噸位,事實上亨利即便是在禁區內也是一個攻擊力十足的前鋒,絕對可以適應英超級別的對抗。

依靠這樣的一個比賽套路,阿森納在本世紀初期壓制了曼聯,“法國幫”自然是最大的功臣,儘管在20022003賽季大意失荊州失去了奪取英超三連冠的機會,但是,沒人否認,在20012004年的三年時間裡,英超是屬於阿森納的時代。

技術流進一步加強,溫格逐漸讓鐵血消失在陣容當中

2005年對於阿森納來說是一個極具標誌性的年份,那年阿森納獲得了球隊此後八年裡的最後一個冠軍——足總盃,直到2014年阿森納才最終在這項盃賽中奪魁,終結了八年無冠。這麼說來,溫格與我們中國還是很有淵源的。溫格出生的年份就是我們新中國成利的年份,而溫格與我們中國也都經歷過比較艱苦的八年。

喜歡我c羅,討厭曼聯請大家收藏:()我c羅,討厭曼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