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圖赫爾(不訂)
章節報錯
第234章 番外 圖赫爾不訂)
反觀大巴黎,一時的矛盾讓他們提前結束了與圖赫爾的合同。但繼任者波切蒂諾仍然無法把這樣一套巨星雲集的陣容玩轉,即便如今擁有了梅西,但大巴黎的表現仍然難以讓球迷滿意。儘管在法甲中重新奪回了冠軍,但面對不少中下游球隊堪稱“便秘”的進攻還是讓球迷們頭疼不已。在歐冠中,大巴黎也失去了當年挺進決賽的銳氣,在淘汰賽首回合就被皇家馬德里逆轉翻盤。
不知道如今的大巴黎球迷會不會懷念當初的圖赫爾,對於一支志在全面發展的豪門球隊來說,擁有圖赫爾這樣自成體系、善於培養年輕人的主帥無疑是幸福的。在接下來的篇幅中,筆者就將帶領大家回到圖赫爾執教大巴黎的那個年代,看看這位德國名帥究竟為大巴黎帶來了什麼?
【陣型分析】
我們以2018~19賽季、2019~20賽季為參考物件,分析圖赫爾在大巴黎時期所使用的主力陣型。2018~19賽季,圖赫爾的大巴黎在聯賽中一共使用了兩次4141陣型、8次433陣型、兩次3412陣型、4次4231陣型、3次3421陣型、4次343陣型、6次352陣型、6次442陣型、1次4312陣型、兩次3142陣型。
2019~2020賽季,大巴黎經過一個賽季的磨合,正式將主力陣型確定為433,除此之外,442陣型也在大巴黎的戰術體系中佔有重要地位。當賽季,大巴黎在27場聯賽中一共使用了13次433陣型、13次442陣型以及1次4231陣型由於疫情問題,當賽季的法甲並沒有完成38場比賽)。
綜合來看,圖赫爾在首賽季進行了不斷的戰術微調,4後衛、3後衛以及5後衛都在實戰中得到了不斷的檢驗。到了2019~2020賽季,大巴黎的戰術體系趨於成熟,圖赫爾在賽季中前期大量使用433陣型,透過前場三叉戟強大的個人能力衝擊對方防線。至賽季中後期,又將主力陣型調整為442,雖然那個賽季因為疫情問題沒有完賽,但無論是433陣型還是442陣型都在具體的實踐中得到了充分應用,彰顯了圖赫爾對於戰術理念的獨到理解。
那麼,基於這一套主力陣型,圖赫爾是如何展開他的戰術理念呢?
【433攻防體系簡述】
相信不少關注如今切爾西的球迷們應該知道,圖赫爾是一位非常懂得看菜下飯的主教練,這也是他能夠中途入主就幫助切爾西奪得歐冠冠軍的重要原因。在切爾西,圖赫爾充分發揮了強調前場輪轉、不斷跑動換位的戰術體系,將多特蒙德時期那支跑不死的青年軍體系移植到了藍軍。
不過在大巴黎,圖赫爾對戰術體系的應用還有所不同,他並沒有過分強調在多特蒙德時期的全面輪動跑位,而是充分發揮前場幾位巨星的個人能力,打造出更加立體感且強調整體性的進攻體系。
在組織進攻過程中,大巴黎的前鋒線不止固守於前場的一隅之地,而是會充分發揮兼具組織排程的個人能力,在部分情況下進行大幅度回撤,甚至來到中場進行組織串聯。無論是內馬爾還是姆巴佩,在具體的比賽過程中都具有非常鮮明的回撤意識,前者在更多時候已經展現出作為中場指揮官的卓越屬性,他在進攻過程中並不會過多依靠拿球后的加速盤帶,而是會利用自身卓越的腳下技術控制住球權進行內收,和己方隊友展開小範圍配合。
上面這張圖片是內馬爾在2018~19賽季的熱點圖,可以發現,這位巴西國腳在比賽過程中的跑位相當廣泛,並不僅僅侷限於他所在的左邊鋒位置。在部分時候,他的跑動區域甚至可以來到所屬姆巴佩的右側。
內馬爾迷惑不定的跑位一方面可以牽扯對方的防守力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將他全面的進攻屬性完全展露出來。2018~19賽季,內馬爾不僅在進球端位列翹楚,在組織端的各項資料也屬於聯賽頂級——他在聯賽中一共完成了7次助攻、13次絕佳機會創造,此外還有2.5次場均關鍵傳球以及57.8次場均傳球,這4項資料全部可以排在同位置所有球員中的第1名。
內馬爾等人頻頻內收參與組織,並不意味著大巴黎的進攻就要完全放棄邊路。恰恰相反,無論內馬爾還是姆巴佩,仍然是頂尖的邊路進攻手,他們之所以會適度拿球內收,創造出一種放棄邊路進攻的假象,即使是為了調動對方防守力量,為己方邊後衛的插上創造出有效空間。
【陣型切換理念】
在大巴黎的433體系中,儘管有內馬爾頻繁回撤協助組織,但圖赫爾仍然將中場的戰術地位放置在一個較高的位置。與流行的4231陣型不同,433陣型意味著球隊進攻必須在進攻與防守中做出明確的選擇——如果想要重視進攻,就只能設定一名後腰;如果想要重視防守,就會在進攻中人手不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對於大巴黎來說,他們始終將433進攻陣型視作重中之重。在中場位置,單後腰的存在一直是大巴黎防守的隱患之一,圖赫爾是一位非常強調整體運作的主教練,中場位置的不斷跑動輪換是維持活力的關鍵環節。在具體比賽過程中,圖赫爾並不會讓中場的各個球員固守於自己的位置,而是會充分發揮他們的跑位特點,在部分時間呈現出交錯站位的狀態。
在組織進攻階段,單後腰站位並不會過於積極,而是會積極回撤來到兩名中後衛的身旁。當時的大巴黎在中後衛位置上擁有老當益壯的蒂亞戈·席爾瓦,這位巴西球星的瞬間爆發能力或許不及巔峰時期,但論比賽意識和腳下技術卻可謂爐火純青。配合上後腰球員的回撥輔助,可以有效確保大巴黎在後場組織進攻的流暢性,更能化解對方在後衛線附近實施的第一時間逼搶。
當然了,僅僅依靠一名後腰的回撤,或許能夠暫時緩解後場出球困難的弊端,但後腰與其他兩名中場長時間脫節仍會給予對方逼搶的機會。開局初期的大巴黎依靠這一套體系取得連勝,但隨著對手針對性限制,即便後腰回撤也難以徹底解決出球困難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圖赫爾進一步發揮他擅長調動球員積極性的特點,命令另外一名中場適度回撤。這樣一來,原本的433進攻陣型就轉變為一個縱向覆蓋面積更大的陣型——三名中場呈1字形展開,這樣一來,即便對手對後場出球進行多人限制,也很難真正意義上阻止大巴黎的球權輸送。
相比較大幅度回撤的另外兩名中場,剩下一名中場就要承擔更多的進攻職責。對於大巴黎來說,內馬爾、姆巴佩雖然具有一定的回撤協助意識,但畢竟沒有辦法像正統中場一樣長時間參與組織排程。因此,剩餘的那一名中場需要承擔更多的攻防樞紐作用,一旦皮球能夠迅速轉移到前場的內馬爾等人腳下,大巴黎在區域性範圍內的進攻組織就會非常具有優勢。
上文所講的是大巴黎三中場在組織進攻過程中的戰術選擇,而在無球狀態下,他們則繼承了圖赫爾所要求的“整體逼搶”,透過集體行動以及默契的戰術配合迅速包夾對方的拿球人,以達到以點帶面破解對方進攻套路的作用。
喜歡我c羅,討厭曼聯請大家收藏:()我c羅,討厭曼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