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出劍池(第2/2頁)
章節報錯
虞瑾又是御書冊下山。
她很是懷疑,李文賦是不是逗她玩的。
這些日子他抄錄書冊不過百本,既然早就計劃好了是要下山的,何不只帶百本書冊上山,如今又是要御兩千本書冊下山,劍修的一點顏面全部掃地了。
不過相較上一次,虞瑾覺得輕鬆了許多,一次便可全部御下山,甚好。
三人到了山腳,安都早已等候多車,將書冊又搬上了馬車。虞瑾問道:“計劃好去那裡了?”
李文賦點點頭,“朝東南方向前行,先去撫水郡,那裡有掌管江南水運的老臣,漕運一事最好儘快由我李家把守著,才最為放心。”
虞瑾翻開大周輿圖,江南水運連同南北,前朝挖鑿的大運河蔓延千里,南北往來,走水路反而最為快捷。
大周之前有大夏。
若非大夏國君執意挖鑿此處運河,三世而亡,如今中原的格局,是不是大周入主還不一定。
她跟在李文賦身邊,多多少少也知曉了一點李家現在的局勢,武官沒人支援,文官難堪大用,唯有江南老臣才是李家最後的倚靠。
江南有漕運,官鹽,布坊,還有糧草。
怎麼看都是大周后勤的保障,李文賦寧可耽誤練劍的功夫,也要走遍江南將這些事務歸攏於李家手中。
怕是大有作用。
她小聲問道:“你李家,是不是要準備遠去遼東了,以遼東作為你李家最後的依仗之地。”
李文賦朝虞瑾投去了幾分詫異的目光,倘若虞瑾不是他熟知之人,怕是早就讓安都將其拿下了。
在西京之時,李紹遠曾與他徹夜交談。倘若他安穩出了劍池,大周天子不會放心,李家在西京會更加寸步難行,所以他們要提前做好對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最壞的打算便是駐紮遼東,有江南軍需補給,鎮守大周東北門戶,如此一來,大周即便想要對李家出手,也有好些忌憚。
不過這是最壞的打算。
一旦在遼東傭兵之重,無疑與大周朝堂徹底鬧翻,將來很不好收場,不到萬不得已時,不會這樣做。
李文賦下江南一趟,其主要的還要是控制江南之地的各種營生,如此,在朝中的話語權才會更重。
李文賦領著虞瑾上了馬車,輕聲道:“在外面就不要說這些事了,以免被人聽去,告上了西京。表面上我還是在劍池內練劍,未曾離去。”
虞瑾點點頭,大抵知曉他的用意了。
四人行路,只是一輛馬車行走,避免太過顯眼。裝有書冊的馬車先行,提前去往撫水郡。
大周王朝設七道三十二郡,這撫水郡便是江南道的重中之重,單論繁華而言,不必揚州城差多少。
只是地域相較揚州城而言,遠離了大週中央,東海遼闊少有商人往來,故也造成城池名聲不如揚州。
其最主要原因還是有江南劍池坐落揚州,大周各地人員往來,長久之下,才造就了這幅局面。
從揚州去撫水郡,路上不耽擱,大概也就三日行程。
馬車內,李文賦掀開簾子一瞧,撫水郡的城牆已經出現在了視線了。
“進城之後,先找一處客棧住下,改日拜訪郡守錢元化,他是謝良材,謝老將軍一手提拔上來的,由他引薦,會好一些。”
喜歡大周文武官請大家收藏:()大周文武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